标签:
淮海路杂谈 |
分类: 流年似水 |
这是个日新月异的城市,处处都有惊喜,时时也存遗憾。那些曾经熟悉的街道,华美或质朴的建筑,不经意间就被历史摒弃出了视野,令人遗憾却也十分自然。时下一些时尚的去处是不乏以30年代的上海为背景的,那个年代与我顶多是个梦。从旧时的影像,录音,文字得来的印象如同剧院里的一台布景,经过无数次的描绘,修补早已面目全非。幸而,还有家人的亲身感受,使这个梦不至于太过离奇。更在意的是我们成长的年代,那些记录了曾经的青葱岁月的街道,建筑和浓荫。
时间总是无所不能,那些并不遥远的往事竟也模糊起来。或许若干年后,又会是个传说。初夏的一个下午,重走一遍熟悉的路,让昨天再次清晰起来。天气不错,若不是风有点大,吹得梧桐树的飞絮漫天飘扬,这该是个美好的午后。
从陕西路沿淮海路一路向西。刚过马路,就见新鸿基的工地对过,弄堂口赫然拉着白底黑字的横幅,“请求政府解决990弄居民的民生权益”,许是新鸿基的大楼将会影响对过的采光?想来东湖路口嘉华中心对嘉丽园也是应该有影响的。穿过襄阳路,汾阳路,看见DAVINCI隔壁的音乐学院的俱乐部,“和谐天地”四个金色的大字闪闪发光。倒是衬得这幢没有细节的建筑愈加的粗陋。
马路对过的Art Deco风格的老公寓,这么多年过去了,一直都是那么摩登,丰沛。早先楼下的店面是Chris Chris,贩卖一切与时尚有关的美丽事物,间或,还有小小的音乐会。如今,门厅改换,居然马可波罗也占据了一个小小的角落。倒是弄堂口那家西装店,一直不温不火的做着自己的生意。前些日子,DAVINCI打折时,有面漂亮的镜子一直想搬回家,但是老公讲样样好看的都搬回来放到哪里去?原来想好的旧的掇特的话只好缩了回去。。。
中国银行一直老多排队的人。隔壁武警的院子换岗的小兵进进出出也蛮闹猛,小时候搞不懂,还以为那些兵士就是用来守卫银行的。上方花园的边上那家叫TARA的时装店开了也有几年了,不过从去年开始好像就没有上过新货,一直挂着On Sale的牌子。还有家包店,挂满了Lesports,花色之繁多,款式之齐全远远超过了久光的专柜。
去年秋天,美美搬走以后,这段淮海路也衰败了。没有了那些华美的橱窗的点缀,淮海大楼也不复以往的雍容。四处开挖的地铁车站,怎么看都更像是个破坏者。这段优雅而摩登的淮海路竟然是风采不再,不能与淮海公园那段抗衡了。曾几何时,美美百货也是我和同事们最欢喜的去处。楼上的那家Arden的美容院算得上当年最酷的保养的去处。去美美还是去华亭路,都取决于钱包是否丰厚。那年头,人民币还没有变成桔子皮。尤其是发奖金的时候,用起来还是蛮爽的。讲到美美,想起老多年前的事。那时,店里开始会有一些漂亮的浙江女孩进出,出手阔绰,时常买走我们舍不得买的包包衣物。于是就有人挑剔:巴得来,有啥带之嘎厚一叠草票的脑。。。那个神态有鄙夷,有羡慕,更多的是愤愤不平。后来,当我想要辞职的时候,有老友劝我:歇歇吧,这么惬意的工作还不做?不是xx院的工作证就是美美贵宾卡吗。
离开那家公司已经好多年了,现在想来那些日子还是蛮开心的。工作轻松,和同事也处得不错,不过是所做的项目太过单一,慢慢的就没了兴致。并且,我也害怕会在“托太所”似的环境里,渐渐迷失。假使再次选择,还会一样的离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