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孙永杰
孙永杰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6,983,429
  • 关注人气:9,055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失去了陈永正 微软依旧强大

(2007-09-20 02:49:40)
标签:

IT/科技

微软

陈永正

创新

标准

失去了陈永正 微软依旧强大

 

今日,微软大中华区CEO陈永正突然离职的新闻成为了媒体和人们关注的焦点。看相关的评论,对于陈永正高度评价的不在少数,原因无外乎陈永正在任期间,为微软在中国市场做出的突出业绩,例如陈永正在任期间与中国PC厂商联想、方正、同方等数十亿美元预装正版Windows的大单等。其实人们都清楚,这最终起决定作用的不是陈永正,而是美国政府。但笔者由此联想,一个企业可以影响到政府的行为,这个企业的能量会有多么的强大。

 

IDC的统计研究,2007年微软的Windows Vista每为微软赚1美元,将为美国IT产业带来18美元的收益。对于微软及其合作伙伴所营造的价值为1950亿美元的消费链中,新推出的Vista将占去700亿美元。但你看到这组数据的时候,你就会知道为何美国政府要听微软的了。但联想到中国的软件企业,有几个企业可以为自己的国家、政府和产业做出这些贡献呢?如果不行,还总是站出来呼吁什么政府的支持。尤其是近日当微软OOXML文档格式申请成为国际标准之争,国内软件厂商和业内人士表现出来的强烈的抵触和恐惧情绪的时候,我们的业内人士和相关企业是否和人家微软对于国家和产业的贡献做了对比呢?

 

有评论称,文档格式国际标准之争实际上就是由谁来制订软件领域的游戏规则,是由全世界软件公司共同制订还是由微软一家来制订?由于文档是信息的重要载体,这场文档格式的国际标准之争也是信息资源控制权之争,影响是极为深远的。诚然,我们的软件企业在中国可以制订游戏规则,但人家加入了你的游戏后能得到什么呢?如果有了规则,用户、产业链的厂商不陪你玩怎么办?其实我们的软件企业集体唱衰微软的OOXML文档格式标准无非是想让用户使用他们的LinuxOffice软件。曾几何时,在我们政府的支持下,我们的企业用户也购买过预装了国产Linux操作系统的PC,但低得无法再低的价格(据称OEM一套的价格仅仅为2元人民币)并没有让Linux普及开来,企业用户购买后马上会卸载Linux而装上盗版的Windows(个人用户更是如此),为何?功能、易用性、习惯。换句话说,是我们自己的Linux没有给我们的用户以很好的使用体验。再看Office,通过这次反对微软OOXML文档格式成为国际标准一事,笔者才知道国内有那么多做所谓Office的软件厂商,那么作为用户来说,到底应该选择哪一家呢?谁能保证自家的Office就能比微软的Office能给用户带来更好的使用体验?唯一能够确定的是,各自为战,残酷的价格战不可避免,最后倒霉的仍是用户,而竞争的厂商间也是两败俱伤,这是中国软件产业国有的特点,也是始终不能做大做强的主要原因之一。

 

与中国的软件厂商相比,微软有一个世界上最大的商业生态系统。这一系统包括了600万开发人员,总的营业收入达上千亿美元的数万家公司,还要加上英特尔和个人电脑硬件的制造商。通过应用编程界面来控制其软件的演进,微软一方面有能力保护其知识产权,另一方面又依照相对开放的标准,使其他公司能够与之一起进行合作开发。如今,任何一套Windows XP操作系统在任何时间出现一个程序错误,微软公司能够通过自动错误报告,马上得到及时反馈。因此,到如今,客户的反馈回路也已经成了这个生态系统的一部分。而来自开发人员和信息设备制造商的反馈也能够及时送达。此外,微软每年一个季度的研发投资达70亿美元。世界上很少有一个公司能拿20%放到研发里面。它成功的秘诀就是在这里,也只有创新,只有新的创新,才能提升公司的价值。微软每挣1美元利润的话,其整个合作伙伴大概是有8美元的市场。所以微软已经不止是在为自己挣钱,而是在带动整个产业。

 

实际上陈永正离职事件,我们除了关注本人外,更应该由此联想到陈永正光环背后的东西,那就是微软持续的创新能力、创新机制、软件开发的流程以及其对整个产业和国家的贡献。也正由于此,失去了陈永正,微软依然强大。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