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IT/科技amd四核三核英特尔商业道德用户需求 |
三核处理器:是否有悖用户需求和商业道德
不是我不明白,是这个世界变化快,而且是太快。做IT记者陆续加起来的时间也有10多年了,也很关注英特尔和AMD之间的“核”战。双方是你来我往,好不热闹。当英特尔和AMD都宣称将用户带入四核(多核)时代的时候;当英特尔和AMD“真假四核”之争余音未了的时候,AMD日前又宣称要推出台式PC的三核处理器—Phenom X3。当笔者初看到此消息的时候,先是震惊,而后是汗颜。
AMD此时抛出个三核处理器的怪胎究竟是何用意呢?首先像外界分析的,就是AMD处理器生产的成品率不佳问题。不过,据说AMD的三内核处理器生产线不属于这种情况。三内核处理器也许是坏了的四内核处理器的补救措施。但是,这不能成为AMD生产三内核处理器的理由。据称,与四核处理器一样,AMD即将推出的三核处理器拥有512KB二级缓存,以及3MB三级共享缓存。不过,AMD还未确定这一新产品的名称,也未披露价格、功耗和性能等详细信息。AMD欧洲区销售和营销总监古瑟普"雅马托(Giuseppe Amato)表示,我们将在产品路线图中加入一款三核处理器,为消费者提供更多选择。三核处理器的定位介于双核和四核之间,但并非处于正中间。看到这里笔者彻底被AMD搞晕了,相信多数对处理器稍有了解的用户和读者也和笔者有相同的感受。
如果你是用户的话,如果AMD真的推出三核处理器的话,而且价格可能比双核高70%,同时又比四核低30%;或者比双核高60%,同时又比四核低40%,又或者……反正不可能是比双核高50%,同时比四核低50%,大家都明白了吧(其实已经被价格彻底搞晕了,这里还没有加上一旦AMD推出三核的话,还会有更加精细的有关双核、三核、四核之间的性能差异的测试数据),那么用户你会选择三核吗?你会觉得AMD是站在用户的角度,为用户提供更多的选择吗?不过AMD会说它的确是给用户又提供了一个三核的选择,但用户首先要把数学学得非常的精通,还要熟知各种相关评测的数据,将双核、三核、四核的性能、价格做仔细对比分析,然后你才可能会保证选购的三核是最具有性价比的。但笔者想真正当用户实际体验的话,AMD能保证让用户很好地有明显区别地体验双核、三核和四核之间的差别吗?什么是站在用户的角度?简单明了的产品和最佳的用户体验。当AMD抛出“真假四核”,导致用户的困惑,而让英特尔不得不出来向用户解释的时候,AMD又称将在明年第一季度推出三核处理器究竟是何用意?
按照正常的逻辑推理,当别的一切可能性都不存在的时候,剩下的那个就一定是真的,尽管它听起来是多么的不可思议。正像笔者上面分析的,AMD的三核处理器无论是从价格、性能和应用上是否能够给用户带来全程(从了解、购买、使用)的体验均是未知数,这使得笔者想起了AMD在其四核Barcelona发布前竟然忽悠了用户半年之久,此间还曝出其评测做假的新闻,而其一直声称的设计问题直到发布之后仍令人担忧。否则不会有业界声称的AMD推三核是为了解决AMD四核成品率不佳的传闻。此外,未来AMD将会把它的芯片生产外包,势必会影响到AMD四核处理器的成品率,而将这一系列技术、制造上的风险摇身变成了个所谓的三核处理器转嫁到用户的身上,AMD将用户置于何种位置?
众所周知,处理器制程和架构的更新是业内公认的处理器发展的必经途径,谁在此占据优势,谁就会最终推出更好的满足用户需求的产品。当英特尔以技术风险极低的Tick-Tock模式进军45nm和更新架构的时候,AMD再次以一款根本不存在的(AMD声称明年第一季度面市,但四核Barcelona的屡屡延期已经让用户很难相信AMD的承诺)来与英特尔竞争,公平竞争的商业道德如何体现?用户的利益放在何处?市场和产业良性发展的根基何在?按照《编辑部故事》里的一句台词概括最为经典:说轻了是你AMD糊涂,说重了是你AMD背离了为人民服务的宗旨。由此还可以看出,笔者此前几篇有关AMD处理器文章中,关于AMD四核Barcelona的技术、制造的缺陷以及无论从技术、产能、性能和市场应用上与英特尔存在着不小的差距是不争的事实。三核无非是掩盖AMD四核技术、产能、市场缺陷和不足而推出的蹩脚的噱头。
其实AMD这样做除了给产业、市场、用户造成混乱外,也是在作茧自缚。AMD不是说自己是真四核吗?关掉一个核,同时将自己的四核降到与双核同等价位区间不就行了吗?多么简单的做法,如果你AMD还牛的话,当用户需要的时候,可以自行开启另一个核,笔者认为如果AMD能做到这点,而且这么做的话,就肯定是站在用户的角度了,可AMD非要在双核和四核间推出个三核来,未来是否还会有3.5核呢?这分明是又在炒作,来引起用户的注意。其实连AMD自己都不知道三核的定位、性能、价位如何,如何去最终说服用户接受自己的三核产品,如果连自己都搞不清楚的产品拿出来说事,居心何在?
正常、公平的商业竞争可以促进产业的发展,并最终使用户受益是人所共知的事实。但一味地为了竞争而竞争,并且不择手段时,这样的企业就是有悖于用户需求和商业道德的,是最终会被市场淘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