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电动汽车产业化四道坎杂谈 |
本报记者 徐恒
电动汽车一直是我国重点发展的产业之一。在“八五”、“九五”期间,我国就曾组织进行电动汽车的攻关,在“十五”和“十一五”期间又将电动汽车列入“863”计划。目前,我国基本掌握了整车动力系统匹配与集成设计、整车控制技术,样车的动力性和能耗水平与国外水平相当。另外,在小型纯电动汽车和大型公交车方面也已实现了小规模生产和示范运行,但要实现全面产业化、大规模市场化还需要迈过四道坎:
第一,降低成本。产品的高成本直接影响到其产业化发展,除了较高的研发费用外,电动汽车新增了电池、电机、电控系统等关键零部件,明显增加了汽车成本。尤其是高能量动力电池目前尚未大批量产业化,生产成本较高。与传统汽车相比,尽管其使用成本有所降低,消费者选择购买价格昂贵的电动汽车并不见得划算,这已成为电动汽车产业化的瓶颈之一。当然,政府也在着手攻破这一瓶颈。今年多个部委就联合下发了《关于开展私人购买新能源汽车补贴试点的通知》,其中纯电动乘用车最高补助6万元/辆。
第二,需要攻克关键技术。目前国内企业电动汽车研发力度有待加强,且尚未完全掌握整车及零部件核心技术,表现在:整车集成能力、系统优化和匹配技术有待于进一步提高,动力电池一致性和成组匹配技术有待进一步提高,动力电池用隔膜等关键材料、驱动电机用功率元件(IGBT等)等核心基础器件急需突破,低温条件下电池超快充电技术未根本解决等。这些都是电动汽车发展过程中必须解决的问题。
第三,形成关键零部件的产业链,支撑产业化要求。目前我国动力电池、电机等关键零部件尚未形成支撑产业化发展的产业链体系。动力电池和电机大批量生产工艺及成套装备尚不配套,大部分关键原材料、零部件及制造装备依赖进口;动力电池和电机可靠性和耐久性有待于进一步提高,产业化能力亟待提高;电动辅助系统如电动转向、电动空调、电制动等也没有形成产业化能力。
第四,完善基础充电设施。纯电动汽车的推广应用需要较为完善的基础充电设施的支撑。目前,我国还没有电动汽车充电设施总体发展规划,尚需完善充电设施设计和建设规范,因此,要综合考虑分散慢充和集中快充等充电设施建设,满足电动汽车的发展需求。
当然,随着动力电池的技术突破以及关键零部件的产业化,电动汽车将大批量进入市场,其成本必将大幅度下降,逐步具备与传统汽车相竞争的实力。同时,国家已加大新能源汽车基础设施建设力度,明确提出建立电动汽车快速充电网络,加快停车场等公共场所公用充电设施建设。未来电动汽车进入普通家庭将不是梦想。
电动汽车一直是我国重点发展的产业之一。在“八五”、“九五”期间,我国就曾组织进行电动汽车的攻关,在“十五”和“十一五”期间又将电动汽车列入“863”计划。目前,我国基本掌握了整车动力系统匹配与集成设计、整车控制技术,样车的动力性和能耗水平与国外水平相当。另外,在小型纯电动汽车和大型公交车方面也已实现了小规模生产和示范运行,但要实现全面产业化、大规模市场化还需要迈过四道坎:
第一,降低成本。产品的高成本直接影响到其产业化发展,除了较高的研发费用外,电动汽车新增了电池、电机、电控系统等关键零部件,明显增加了汽车成本。尤其是高能量动力电池目前尚未大批量产业化,生产成本较高。与传统汽车相比,尽管其使用成本有所降低,消费者选择购买价格昂贵的电动汽车并不见得划算,这已成为电动汽车产业化的瓶颈之一。当然,政府也在着手攻破这一瓶颈。今年多个部委就联合下发了《关于开展私人购买新能源汽车补贴试点的通知》,其中纯电动乘用车最高补助6万元/辆。
第二,需要攻克关键技术。目前国内企业电动汽车研发力度有待加强,且尚未完全掌握整车及零部件核心技术,表现在:整车集成能力、系统优化和匹配技术有待于进一步提高,动力电池一致性和成组匹配技术有待进一步提高,动力电池用隔膜等关键材料、驱动电机用功率元件(IGBT等)等核心基础器件急需突破,低温条件下电池超快充电技术未根本解决等。这些都是电动汽车发展过程中必须解决的问题。
第三,形成关键零部件的产业链,支撑产业化要求。目前我国动力电池、电机等关键零部件尚未形成支撑产业化发展的产业链体系。动力电池和电机大批量生产工艺及成套装备尚不配套,大部分关键原材料、零部件及制造装备依赖进口;动力电池和电机可靠性和耐久性有待于进一步提高,产业化能力亟待提高;电动辅助系统如电动转向、电动空调、电制动等也没有形成产业化能力。
第四,完善基础充电设施。纯电动汽车的推广应用需要较为完善的基础充电设施的支撑。目前,我国还没有电动汽车充电设施总体发展规划,尚需完善充电设施设计和建设规范,因此,要综合考虑分散慢充和集中快充等充电设施建设,满足电动汽车的发展需求。
当然,随着动力电池的技术突破以及关键零部件的产业化,电动汽车将大批量进入市场,其成本必将大幅度下降,逐步具备与传统汽车相竞争的实力。同时,国家已加大新能源汽车基础设施建设力度,明确提出建立电动汽车快速充电网络,加快停车场等公共场所公用充电设施建设。未来电动汽车进入普通家庭将不是梦想。
前一篇:集中力量发展新能源汽车
后一篇:行业报之树能否参天而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