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诗人说,当人们离物质财富越来越近的时候,我们同时离高山大地越来越远!
 
我们可以把这句话理解为自命清高者的酸言酸语,但不能忽视其间的辨证关系。所谓物质财富,代表的是现实,代表的是占有,是征服;所谓高山大地,代表的是梦想,代表的是生命,是给予。
  三鹿奶粉为什么要加三聚氰胺?
 
我们姑且把参与问题奶粉的奶农、奶制品生产企业称为“不法分子”,我们不能否认三聚氰胺的添加,迎合了现行的检测标准,提高了奶制品的蛋白质含量。这个蛋白质含量的提高,不仅给奶农、奶制品企业带来了财富,也增强了消费者的“美誉度”。但是,满足了我们对物质财富的需求,带来的却是我们下一代的“结石”。尽管我们把这些人称为“不法分子”,但我敢肯定他们的孩子或者他们亲戚的孩子,也同样服用过这样的奶制品,甚至服用的更多——无论是价格、渠道还是质量信赖上都有独到的优势。
  
这样的“害人害己”、“自欺欺人”的景况是谁惹得获呢?是人们对财富的“过渡追求”的错。如果不加三聚氰胺,奶农的生活也不至于揭不开锅,奶制品企业也不至于开不了张。有人说,当人类面临生存危机时,不得不对自然掠夺性开采。我说,只有人基本生活得到满足,开始追求更高层次需求时,才会有能力而且不择手段地去掠夺自然,满足自身财富的需求。曾经夸大疗效的保健品,零星出现的假鸡蛋,都是在利用科技手段满足人们过快的财富欲膨胀。也就是说,离物质财富越近,离高山大地也就越远。
  媒体的三聚氰胺含量多少?
 
一些媒体,为了让广告主看到自己的“发行量”,不惜一切代价赠送的广告主处。让广告主“欣赏”自己的广告创意,也让它的竞争对手鄙视它的广告策划,因为广告主的竞争对手也是媒体的广告主。于是,所谓影响消费者的媒体,成立竞争对手自己自娱自乐的工具。
 
个别媒体,为了迎合广告主的要求,不惜把编辑记者也归如销售队伍,客户经理谈广告,编辑记者写马文。一时间,这样的媒体讨好了广告主,办成了广告主的内宣小报,把话语权统统交给了公关公司或广告公司。这就叫做媒体联合广告主,一起自欺欺人。
 
部分媒体,虚心做实事,把报纸赠给了广告主的用户。可惜被动阅读收效甚微,只带了了报纸废品站的生意红火,让人难以想象为了这些新闻纸多少江河受污染,多少树木被砍伐。媒体的广告收入,远不敌高山大地的这些损失。
 
还有一些先直先觉的媒体,为了给广告主带来销售,不惜大批量评奖卖奖。自己的赞助增长了,企业的奖牌增多了。评选的过程根本不需要了,只要赞助就有奖了;消费者不必参照这些奖项了,你有他有全都有了。
 
这一切都是对财富过度追求惹的祸。即违背了自然规律,砍伐了树木,污染了环境,也违背了产业规律,不为社会大众服务,只为金钱御用;即违背了价值规律,媒体不是卖影响力和内容,也违背了新闻规律,编辑记者不做内容做销售。
  您的销售任务凭什么让我去完成?
 按照科学发展的要求,只有老老实实服侍高山大地,才能换了长时间、高水平、高品质的发展。
 我们不是高山大地的主人,而是她的仆人。因为高山大地是生命、是永恒,而我们和财富一样,是现实、是瞬间。正如人们要认识规律、尊重规律,而不能创造规律、主宰规律一样,我们只能谦恭地服侍生命。
 
媒体也一样。在大环境艰难的同时,个别媒体依然轻松和从容。纠其原因,他们不是财富的“爆发户”,而是“卖奖”的怀疑者。他们是不识时务的“傻人”,但他们为扎扎实实做内容而自得其乐。他们不是为广告主带来直接的销售,而是为企业的持续发展创造健康的环境。10年前,当长虹开打价格战时,业界一片喊打声,九巨头聚会群攻之,理由是它不遵守道德,降低了企业利润。《中国电子报》依然站出来,掀起“长虹现象”大讨论,主题就是“长虹价格”。10年过去了,现在可以说,当时的“长虹价格”体现了一个军工企业的“价值”,这场价格战是我国彩电产业的“翻身战”——没有沦落为二线品牌,也没有沦落为代工企业,而是巷誉全球的国际品牌。有人不是说,一流企业卖标准,二流企业卖品牌,三流企业卖产品吗?如今怎么逻辑混乱了?
 
在这次“长虹现象”讨论中,《中国电子报》的报道没有直接带来消费者直接购买长虹电视,但是为国内品牌在国人心目中注入了信心,为彩电普及运动创造了条件,为今天彩电产业和市场规模奠定了基础。同样,也让资本市场对长虹等国内彩电企业确立了信心。
 
如今,我依然坚定地认为,媒体的价值不是为某个或某些企业带来直接销售,而是创造一个科学发展的环境,一个物质财富与高山大地和谐的环境。这是我的梦想,也是我的生命。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