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慈禧版的《中国不高兴》

(2009-04-13 12:12:54)
标签:

中国不高兴

慈禧太后

义和团

反美情绪

杂谈

分类: 边缘思想录

慈禧版的《中国不高兴》

/魏剑美

 

最近,五个“民族主义的领军人物”捣鼓出一本书来,叫《中国不高兴》。大意无非是讨伐西方强权、西方文化以及为之欢呼的“文化汉奸”。这书引出的争议不少,不过“太阳之下并无新事”,早在109年前,慈禧太后也曾经弄出过一个《中国不高兴》的

那是光绪二十六年(公历1900年,不过这个公历也是西方人的把戏,也颇为让人“不高兴”的),随着当时的“民族主义的领军人物”发起的义和团运动迅速发展,全国上下掀起一股痛杀“洋毛子”的轰轰烈烈的群众运动,不仅“洋毛子”要杀,乃至于与“洋毛子”打交道的“二毛子”、“三毛子”(比如翻译、商人及其家属等),也在砍死讨伐之列。可以说“革命形势一片大好”,慈禧太后审时度势,察觉到帝国主义在一天天地坏下去,而我大清帝国在一天天地好起来,并且“不是小好,也不是中好,而是大好,越来越好”。既然已经“大国崛起”,自然要“为国直言,替天行道”,大声告诉全人类“中国有能力领导世界”。

于是慈禧太后连续4次召王公大臣、六部九同商议对帝国主义的决死一战。没想到在如此民族大义面前,竟然还有“帝国主义的孝子贤孙”反对开战,简直是“痛恨中国,痛恨中国强大,痛恨一切批评西方和美国的声音”,这些“东西”“看到‘爱国’这样的字眼,哪怕闻到‘爱国’的气息”,“就要神经病发作”,真是甘心做西方列强的走狗啊。幸好咱们的慈禧太后不是软骨头,她拍案而起,愤而痛斥这些“满奸”、“汉奸”们,大义凛然地宣称:“我为江山社稷,不得已而宣战!”她强令会议通过宣战。

慈禧太后“中国可以说不”的姿态,大大鼓舞了左派们的斗志,义和团诸好汉杀气腾腾,大喊着“中国不高兴”,将所能找到的洋人,无论男女老幼、好坏忠奸均痛快杀之,连与“洋”字沾边的“电报局”、“铁路”甚至“眼镜”、“纸烟”、“洋伞”、“样书”等全部清除之。真正是扬眉吐气大快人心。“替天行道”的好汉们乘胜追击,又对各国外交使馆发起猛攻,去他妈的什么“国际惯例”,咱中国人的地盘就是要将外国人杀个精光,这就叫“做自己的主人”。

     对于人民群众的“不高兴”运动,慈禧太后给予了大力鼓舞与力量支持。1900621日(光绪二十六年五月二十五日),慈禧太后以光绪帝的名义颁布宣战上谕,先是指斥西方诸国

讵三十年来,恃我国仁厚,一意拊循,乃益肆嚣张,欺凌我国家,侵犯我土地,蹂躏我人民,勒索我财物。朝廷稍加迁就,彼等负其凶横,日甚一日,无所不至。小则欺压平民,大则侮慢神圣。我国赤子,仇怒郁结,人人欲得而甘心。此义勇焚烧教堂、屠杀教民所由来也。”

接着表达斗志和决心,顺带号令天下:

朕临御将三十年,待百姓如子孙,百姓亦待朕如天帝。况慈圣中兴宇宙,思德所被,浃髓沦肌,祖宗凭依,神感格,人人忠愤,旷代所无。朕令涕泪以告先庙,慷慨以誓师徙,与其苟且图存,贻羞万古,孰若大张挞伐,一决雌雄?连日召见大小臣工,询谋佥同。

    近畿及山东等省,义兵同日不期而集者,不下数十万人,至于五尺童子,赤能执干戈以卫社稷。彼尚诈谋,我恃天理;彼凭悍力,我恃人心。无论我国忠信甲胄,礼义干橹,人人敢死;即土地广有二十余省,人民多至四百余兆,何难翦彼凶焰,张国之威?其有同仇敌忾,陷阵冲锋,抑或仗义捐资,助益饷项,朝庭不惜破格懋赏,奖励忠烈;苟其自外生成,临阵退缩,甘心从逆,竟作汉奸,即刻严诛,决无宽贷。尔普天臣庶,其各怀忠义之心,共泄神人之愤,朕有厚望焉。

慈禧太后随即谕各省督抚力助“义民”,发米2万石给义和团,让民团领用军械,且赏银10万两。轰轰烈烈的“民族主义”战争终于星火燎原起来。

可惜的是“刀枪不入”的神话和“宣战圣谕”最终都没能抵御得了八国联军的枪炮。并且落到生灵涂炭、割地赔款的结局,但这又有什么要紧呢?最重要的是我们已经对洋人“说不”了,已经表达了我们的“不高兴”,并且还给了那些“在洋人面前做精神侏儒”的家奴们以“响亮的耳光”,甚至是痛快淋漓的肉体消灭。

当初慈禧太后大义凛然地发表“中国不高兴”的宣言,英雄好汉们同仇敌忾地宣称“中国可以说不”,痛快倒是痛快,但有两个事实却让今天的我不寒而栗:

一是被这些“爱国主义者”所杀的中国人要远远多于洋人,据教会统计被杀的西方教士为241名,中国基督教徒为2万多名,此外还有与教会无关的中国人因为与“洋”字沾边而被杀,数量多到无法统计。时人记载“曾有学生六人仓皇避乱,因身边随带铅笔一支,洋纸一张,途遇团匪搜出,乱刀并下,皆死非命。罗稷臣星使之弟熙禄,自河南赴津,有洋书两箱,不忍割爱,途次被匪系于树下,过者辄斫,匪刀极钝,宛转不死,仰天大号,顾以为乐。”甚至有“一家有一枚火柴,而八口同戮者”。

二是作为最大的“民族主义的领军人物”的慈禧太后在战事告败之际,立马将义和团出卖,说是被他们胁迫所致。她不仅极力鼓励洋大人大杀“乱民”,并动手疯狂砍杀她当初称之为“义民”的义和团,以此献媚于昔日的“敌国”此时的“友邦”。

正是因为读过了慈禧版的“中国不高兴”,在今天的民族主义热潮中我总有些担心:不跟着喊吧,肯定有“汉奸”、“卖国贼”的嫌疑,要被好汉们作为祭刀的牺牲,就像当初那些“二毛子”“三毛子”乃至“十毛子”一般;跟着喊吧,万一风头不对,那带头领军的好汉会不会转而对我等下刀以献媚于人也难说得很啊!

 

(载《羊城晚报》2009年4月8日“大家小品”版)

 

 

通联:湖南师范大学新闻学院魏剑美    邮编:410081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