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鸟眼看市 |
在一轮大牛市行情过后,在这轮牛市里的投资主线就会成为泡沫破裂的重灾区,涨得有多高,跌起来就会有多狠!
比如说在06年-07年的大牛市行情,又被称为“通胀牛”、“资源牛”、“涨价牛”,资源为王应该是经历过07牛市的投资者记忆里印象最深刻的口号之一吧!资源板块里曾经涌现出无数涨幅十几、数十倍的白马股,在这之后,资源股泡沫破裂,迄今已经十年,大多数个股都还在股价深渊挣扎。
每个行业都不外如是,过度繁荣必有过度投资,过度投资之后是泡沫破裂。对于资源这样的长周期重资产行业,在行业投资的浪潮过去之后,相关上市公司股价将承受估值及业绩的双杀,因此在2010年底之后,我再也不敢去碰资源类的股票。
我们可以来看看当资源行业泡沫破裂之后相关上市公司股价(均为复权后价格)表现:
云南铜业:最高价97.82元下跌最低至6.78元
江西铜业:最高价75.82元下跌至5.89元
锡业股份:最高价63.61元下跌至6.84元
驰宏锌锗:最高价14.41元下跌至2.67元
广晟有色:101.37元下跌至26.51元,盘小
中色股份:18.98元下跌至2.15元
金钼股份:33.61元下跌至5.64元
中国铝业:60.33元下跌至2.97元
中国石油咱就不说了
中国石化:20.93元下跌至3.38元
中国神华:89.13元下跌至10.51元
大同煤业:27.1元下跌至4.05元
神火股份:20.78元下跌至2.78元
潞安环能:27.01元下跌至5.53元
西山煤电:32.86元下跌至4.94元
当然不仅仅是资源股,在07年大牛市里,重化工行业同样充斥着泡沫化倾向。
比如说船舶制造业,中国船舶从142元下跌至13.27元;
钢铁业,宝钢股份从20.41元下跌至2.9元;
煤化工,山西焦化从17.75元下跌至3.68元;
重机业,徐工机械从10.58元下跌至2.08元;
振华重工从25.07元下跌至2.68元;
水泥业,海螺水泥从29.72元下跌至2.37元;
远洋运输,中远海运17.81元下跌至2.66元;
航空业,南方航空19.92元下跌至2.09元;
港口码头,盐田港13元下跌至1.83元;
好了,不再一一列举了,投资者可能会觉得,在08年熊市行情,大多数个股都出现了类似的跌幅,非热点行业的股票跌到一、二折也不鲜见。问题在于这些个股在近十年的时间里,股价始终缺乏表现,而且大多数个股迄今还在底部区域挣扎,能够收拾失地的幸运儿几稀。
原因在于曾经过热的行业形成了巨量的投资,产能过剩的消化对这些行业来说动辄就是以十年、二十年计。
对于科技泡沫来说同样也面临类似的问题,纳斯达克指数2000年泡沫破裂,从5000多点下跌到02年的1108点指数整体只剩2成。在此之后进入漫长的底部区域,一直到09年金融危机,指数最低到1200多点,才在移动互联龙头苹果的带动下重现踏上牛途。到去年纳指再回5000点高位已经16年时间过去了。会不会也沧海桑田的感觉?
科技股面临的主要风险是市场淘汰与创新瓶颈。A股市场上有个鲜活的例子是莱宝高科,在2012年之前,苹果还没有定江山之前,它的股价就疯涨到了50多元,成为触控屏行业当之无愧的龙头老大。但当手触控开始统治手机屏幕的时候,莱宝高科在笔触控上的巨额投入就成了无法卸载的包袱。此后无论触控屏行业如何风生水起,莱宝高科的股价也是一路向下,最低跌到7元多,迄今依然在10元附近挣扎。
12年到15年中国创业板的大牛市行情,同样也造就了一个破裂的泡沫,虽然现在时间快过去两年,创业板指数还没有真正见底,但一些上一轮牛市行情里一些泡沫化的个股股价已经只剩下2折,未来大多数个股股价谷底也会跌到2折下面去。
当然科技股与传统周期性产业股有一个巨大的不同之处,那就是创新没有止境,只要你能够跟上时代步伐,未来永远都有希望。比如说欧菲光、歌尔声学这样的公司,实际上已经华丽转身为消费股。也许也就是有这些公司的存在,让我对未来充满希望!
对于我来说只需要两句话概括:泡沫过后剩两折,不要迷信上一轮的神话。
这篇文章在微博上只有短短一句话,但一句话需要十几年时间的沉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