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制好用的家事皂

不知从何时起,有闲阶级兴起了做皂,那可是个烧钱的“活儿”!俺虽属无产阶级,不过这回也来凑凑热闹,但俺可纯粹是为了省钱才去制这个家事皂滴
。
起因是家里有些先前学做西饼时剩下的油脂,过了保质期都半年多了,虽然没长毛也没“哈喇”,但若是食用的话心里还是毛毛的,可要是扔了还真舍不得,于是就老想着怎么把它利用上。一次偶然的上网搜学,看到了一些手工达人自制冷皂的方法,里不觉一动,不如自已也制岀点皂来,好把那过期的油脂消化下去。
俺剩的那些油是做烘焙的起酥油,为一种氢化了的植物油外加一些牛油组成的,在常温下以固态存在,所以“冷制”是不可能的了,只好用“热制”法来试试吧。在网上搜学了好几天,都是说冷制的,关于热的可没什么相关的介绍。想来想去,还是觉得参考老家那种土法胰子及上学时学到的那点实验理论去做比较好。
主意打定,就先去买火碱(氢氧化钠),那东西本应在化工店才会有,但我知道水发货常要用它,就报着试试的想法,去了附近的“三角地”批发市场。到了一看,还果真有卖的,不过商家虽已把大包装分成小包装来卖了,可我还是觉得用不了那么多,好在商家很爽快,帮我分出子一半来,一共八百克,收了我五元钱。
下面就把试制的过程说一说吧。古语云: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看来这要准备的东东还真不少。

称出油脂600克,因为油在常温下是固体,所以加热让它溶化。这里有一点要注意一下,盛油的材料可一定不要用铁的或铝的,因为后面要和强碱混合,最好采用稳定性比较好的不锈钢或玻璃。
选好器皿后,量取所需的氢氧化钠90克,用塑料(或玻璃)容器装净水300克,将氢氧化钠缓缓注入其中,边加边搅拌,直至氢氧化钠完全溶解。在这一过程里一定要小心,不要被碱液给溅到了,最好是戴上塑胶或一次性的塑料手套。混合后的碱液,温度会上升,还会冒白烟,口罩和护目镜在这个时候是非常有用地~~~
在制碱液的同时,加热油脂,让油脂的温度保持在大约七十度左右。

当碱水温度在60几度,油温度在70来度时,即可将碱水溶液缓缓注入油中混合了。注意,要边倒入边用打蛋器进行搅拌,使油碱溶液充分混合。

PS:油碱混合液这时还具有强腐蚀性,所以操作时一定要小心!
因为手动搅拌时间会非常长,所以需要电动搅拌器来帮忙,这样既省力又省时。在搅拌的过程中,应把平底锅隔水加热并进行搅拌,加热会利于皂化反应。搅拌过程中皂液会因空气混入而膨胀,所以在制作时要预先作好计划,原始碱、油、水的体积之和不要超过所要用器皿容积的一半。
混合后,皂液会由最初搅拌时的黄色,慢慢变得发白,也就是碱水和油已经在慢慢发生皂化反应了(我的油里有胡萝卜素,这一点不太明显)。在这种反应中,会生成皂液和甘油的混合液,此阶段会在你用搅拌器划过皂液表面时,能明显看到划过的痕迹,而且不会马上消失。
如果是冷制皂的话,到这阶段就可以入模了(之后再保温让皂液继续自然皂化成熟,一个月左右之后就可以用了)。苦想做成不同色彩和味道的皂,此时就可加入香精和色素了,有条件的,还可在这个时候加入精油、药粉、营养剂什么的,做出那种像蛋糕一样的“可口”皂皂。

第一次做皂时,心理比较急,总想立马就能用得上,所以我就继续搅拌了下去。我把玻璃锅隔水加热,将皂液的温度控制在65度左右,继续不停地搅拌。

搅啊搅,终于搅到了传说中的闭合状态,哪哪都不沾了,看来碱量还算是合适。到了这一步,老家做胰子的作妨会在这个时期加入浓盐水,好把油脚里的脏东西给析出来。俺这油可不是废油,是能入口的好东西,当然不会败家地用那种盐析法来做皂了。
于是俺接着打,可打着打着,突然发现,打不动了……

即然打不动了,就盖上盖子,隔水加热保温熟化吧!这个过程要保持皂液内部温度85度左右,时间要三到四个小时。注意时间一定要够长,同时温度也要够高,只有这样才能确保所有碱和油的皂化反应彻底完全。工业化的热制液体皂是在密封高温环境中不断搅拌形成的,在家就不瞎讲究了。
土造胰子作妨保温好象得更久,差不多得要十个小时,因为他们大都是用臭油、废油做,所以加的碱要特别多,好像要占到油的四分之一左右……
盐析时会去除大部分多余的碱和有益的天然甘油,但碱还是会有很多残留的,要是不充分反应的话,成品皂一定会烧手的。
加热过程中时,要用筷子常去搅拌一下,当皂糊开始慢慢变透明了就可以用了。可我却发现,当温度升高后,皂糊有点变得像胶冻样了,于是就开始瞎拌和了起来…… 没想到那锅皂糊是越拌越干,越拌越碎……

到了最后,一锅皂糊根本就成了碎渣渣,拿出些来热风吹干,居然变成了皂粉。可能是俺的油比较吃水,或是搅拌过度造成的吧。试了试,洗涤效果还是不错地。没试过其它油脂能做成皂粉与否,不过我这起酥油却做成了,LG说毯可能跟起酥油的特性有很大关系。
接下来的几天,又重打了几锅皂,这回可不敢图快了,打到闭合就装模。俺这油脂比较硬,只要三、两天就可以脱模了,把它们包上油纸,放到纸箱里,搁到暖和的地方,耐心地等上一个月就能用了。肥皂里除了加点色素外,没舍得象人家那样添加N多的好东西,毕竟俺做的是这家事皂,能没任何危害地洗洗涮涮就可以了。
不过俺家这皂既不能说是冷制皂也不能说是热制皂,应是介于两者之间的结合体吧。呵呵!全是个人的一点小经验,可能很多制皂达人看了俺这不仑不类的做法定会“哼”了吧~~~~
在制皂方面,我也是个新手,之前也没抱多少希望自己会成功,但果断的迈出第一步后,马上就尝到了DIY实践带来的成果和乐趣!
其实家里的回锅油也是能做皂滴,只是那回锅油里杂质多,用这种方法肯定会有好多有害物质混在里面,要做只能用盐析法来做喽~~~
可惜俺家油水少,没机会攒那么多油试皂,要是俺能整到赞助废油的话,一定再试试。
用着自己亲手做出的皂皂,心理很有成就感,不由得又得意了一回,哈哈!厨房里的化工实践还真不错,以后连肥皂也可不用买了
。
PS:有一点要提醒大家,做皂真是累人,是腰酸腿也疼啊~~~~ 为了试皂,还要不停的洗这洗那~~
刚做好的皂很不经用,一泡水就会变软,但放置较久的皂就会变得硬硬的了,也更经用了。再有,这皂放到太阳底下可不成,要放在阴晾、干燥的地儿才成哟。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