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解读做“浑蛋”的秘密

(2007-10-06 09:19:27)
标签:

美食/厨艺

窍门

餐桌美味

食谱菜谱

特色小吃

阿丝匹琳

分类: 自制美味
家乡的滋味--炒浑蛋
 

解读做“浑蛋”的秘密

 
今天早晨起来,发现雨还没有停的意思。这场雨从昨天下午就开始下了,今年这个黄金周里难得有一会儿好天气,我想很多商家的促销活动肯定被这连绵的秋雨给扰乱了。
 
就连我家的普通生活也是如此,因为雨,我已经两天没出去买菜了。看了看菜筐,只有一根黄瓜还孤零零地躺在那里,心里想今天吃点什么呢?解读做“浑蛋”的秘密
 
好在还有几只蛋,看来今天就得拿它们下饭了!是做个汤呢?还是炒个蛋呢?(本文寫於~喜構喜構~阿司匹林之家 XGXG.CN)
 
儿子一听就撅起了小嘴:“金岐伯伯昨天吃寿司了呢!”
 
我知道小家伙要吃寿司了。“哦,那个改天再做好吗?”
 
既然儿子提出了要求,那肯定是从心里否定了做蛋汤或炒蛋的提意。 
 
“好吧,那今天就炒浑蛋吧。”
 
“好…万岁…”儿子一脸幸福地跑开了。
 
说到这里大家可能会奇怪,上图的那道菜真是鸡蛋做的吗?
 
没错!
 
凡吃过东北烧烤的人肯定对烤浑蛋不陌生。
 
一只剥了皮的蛋不是白生生的,而是青了吧叽的,摊主总爱推荐它,还要说它怎么…怎么奇特了…… 怎么…怎么费事了…… 怎么…怎么最有营养了…… 等等。先不管它这些,就单说这个蛋,筋筋韧韧的,再配上孜然和辣椒粉,确实很美味!解读做“浑蛋”的秘密
 
至于这个蛋是咋整出来的,相信老板定会说得很玄。
 
去年冬天回娘家时,妈妈把这个“密秘”告诉了我,其实密秘的核心就是“碱”!
 
先把鸡蛋磕入碗中

解读做“浑蛋”的秘密

 
略有搅拌

解读做“浑蛋”的秘密

 
再加点食用碱 加多少?只是一点点,我没具体称过,反正是看到蛋液发红就可以了。注意要一点一点的加,观察颜色的变化,碱加多了就不好吃了,多做几回就会有经验了。解读做“浑蛋”的秘密

解读做“浑蛋”的秘密

 
不要过度搅拌 搅进了空气,成品会有好多气孔。
 
搅好的蛋液一定要过筛 这样能把没有化开的碱给过滤出来,也会让蛋液更均匀,品像更一致。

解读做“浑蛋”的秘密

 
过完筛的蛋液

解读做“浑蛋”的秘密

 
入锅蒸 中火就可以了,锅盖也不要盖得太严,蒸的中途还要掀起锅盖放两、三回的的气。我光顾得在电脑上打字了,就没管它,结果,出现了好多小孔,这是因为没放气的原因。等蛋液都凝固了,就是成品了。放凉、出盒,蛋是不是已变色了?

解读做“浑蛋”的秘密

 
机密小窍门 如果磕鸡蛋时能把蛋壳完整地保留下来,再把搅好的蛋液灌回去,然后再放到锅中小火蒸熟…… 凉后再剥皮,那么筋筋韧韧的的“浑蛋”就可出世了。

解读做“浑蛋”的秘密

 
是烤是炸,任你选吧!解读做“浑蛋”的秘密
 
其实炒浑蛋也很好吃,把蒸好的蛋先改刀,切成片,看看有没有点青玉的样子?(本文寫於~喜構喜構~阿司匹林之家 XGXG.CN)

解读做“浑蛋”的秘密

 
开炒 锅坐热,放入油,下浑蛋片翻炒,陆续加入盐、辣椒粉、孜然粉、鸡精、葱花、枸杞…… 出锅、装盘。解读做“浑蛋”的秘密

解读做“浑蛋”的秘密

 
在娘家吃这道菜的时候,老妈用了一种调料叫“麻辣鲜”,儿子和我都喜欢吃,可惜我们这里没有卖的。再有就是炒浑蛋,里面应加孜然粒的,这样味道会更有层次,可惜我家也没有了。 
 
值得一提的是,我又往里加入了一点枸杞,这回明显比以前炒的更好吃了呢!
 
嚼起来,筋筋的、韧韧的,再加上调料的辛香,很像是在吃烧烤,再看看碟中的“浑蛋菜”,你还能找出鸡蛋的本像吗?解读做“浑蛋”的秘密
 
吃完饭LG说,全家一次吃了九个蛋他还没饱,是不是太浪费了?儿子则拍拍小肚说他可是吃撑了……解读做“浑蛋”的秘密
 
怎么样?材料普通,做法简单,菜式奇特,不妨在家试试吧!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