碧翰烽:为何有官员叹息现在干事风险太大?
(2015-08-13 08:24:29)
标签:
乡镇基层干部潜规则基层 |
分类: 社会观察 |
近日,一位在基层工作的领导叹息,现在干点事真是难,而且风险很大,弄的不好,事没干成,说不定还给自己捞个处分。
难在哪里?他说,作为基层乡镇,现在最为重要的是保运转、保稳定,但也想有点政绩,总不能碌碌无为。所以还是想干点事。想干事就得有项目、有资金。项目、资金哪里来?发达地区的乡镇不用愁,可是中西部的乡镇,要么经济落后,要么是乡镇职能太弱。项目、资金就只能去找上级争取了。
过去争取项目资金已经有了一套潜规则,只要牵线认识,能够把“礼节”打点到位,基本就可以了。现在的难度显然增加了。但问题在于,普遍的潜规则是没有了,显规则仍然没有出来,少量的潜规则仍然有效,只不过局限在了少数的人、少数的项目。
其次,就在于改革的方面。现在的形势,改革也只能是修修补补。只要触及到一点点真正的利益,就不敢碰硬了。为什么?不敢得罪人。现在的人,如果触及到他的利益,他会纠缠不清的,各种各样的手段都会用上,让你无法招架。即使没有什么问题,也可能被这种人把名声搞臭的。而且还只会找主要领导说事。
这位领导感叹道,过去一些年来的潜规则盛行,又有谁没有一点问题呢?只是大小程度不一而已,不违法,也可能违纪,不违纪,也可能违规,不是个人的问题,也可能是单位的问题。在今天的“零容忍”状态下,谁经得起?所以有时候就是多一事不如少一事。
第三,就是关于安全稳定的方面。对于乡镇而言,没有实际的职权,有些信访的事情,乡镇又处理不了,可责任又在,弄得有的基层干部是左右为难。最为无奈的就是安全生产了,权力都在县级以上,可一旦出事了,最倒霉的就是乡镇,不管是处分还是刑责,不论处理到了哪一级,乡镇都是处理最重的,因为官最小,责任就得最大。就拿烟花鞭炮来说,审批权、执法权都在县级以上,可是责任是基层的。曾有基层领导抱怨,“平时吃香的喝辣的是上级领导,出了事追责处分就是我们基层了。”
最后一点,如何调动基层干部的积极性?经过了多年来金钱至上观念的影响,现在一下子全部来对干部讲理想信念,恐怕不太现实。对于基层干部来说,待遇与收入还是现实的。不承认当前基层干部收入低,是不客观的,所以如何解决这个问题,也是非常棘手的。过来,其实阳光的收入也不过如此,问题在于过去可以有一些“灰色”的空间,容许基层来操作,现在显然是不行了。
有基层的官员曾说,过去之难是难在自己要到处找钱,现在之难是难在没有路径发钱。人真的就那么现实,不发点钱,不给点用钱的权力,一些干部的积极性就真的少了许多,安排的事往往就会找理由、打折扣,这真是当前“不作为”的现实。怎么办?有人说直接处分不就完了。真是笑话,你以为是私营单位,一个单位的一把手有这么大的权吗?有那么大的担当和底气去得罪人吗?
所以说,解决这些问题的根本之策,还得要靠深化改革,还得要靠法治。任何事情,只要明确了规则,强调了规则,严肃了规则,谁也不容破坏,就有了办法了。也正是如此,目前正在深入推进的简政放权等行政领域改革,就显得尤其关键了。还有无论是决策、执行,还是监督,都要法治的框架下进行,绝对不能逾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