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碧翰烽1号
碧翰烽1号 新浪个人认证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24,002
  • 关注人气:3,196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碧翰烽:李克强靠什么管住地方的“小算盘”?

(2013-11-04 08:27:05)
标签:

教育

分类: 时政评论

中新网11月1日电 据中国政府网消息,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中央编制委员会主任李克强1日指出,地方政府职能转变要重点抓好“接、放、管”。接,就是接好中央下放的审批事项。中央明令取消的,要不折不扣地放给市场、社会,不得截留。

放,就是把地方本级该放的权力切实放下去、放到位,特别是对不符合法律规定、利用“红头文件”设定的管理、收费、罚款项目应一律取消,决不能打“小算盘”、搞“小九九”,防止“上动下不动、头转身不转”。

管,就是把该管的管起来、管到位。对假冒伪劣、坑蒙拐骗尤其是损害人民生命健康的食品安全等领域违法违规行为,要严惩不贷。建立健全“黑名单”制度,让违法者付出承受不起的代价。要加强保障民生的基本公共服务,保住基本、补上短板、兜好底线,促进社会公正。

今年以来,中央大力推行简政放权,力度之空前,决心之明显,非常明显,让广大群众实实在在地感受到了,尤其是一大批行政审批权被取消和下放。可是也让人忧虑的是,这样的改革利好,能不能真正执行到基层,落实到地方。

这种担忧不是没有根据的,多年来,关于地方执行力的问题,一直困扰着中央,“政令出不了中南海”,也不是个例,“上有政策、下有对策”也几乎在每个地方上演。利益,庞大的利益,往往在很多的政策执行之中被放大,使得好的政策、做法得不到执行和贯彻。

在三中全会即将召开之际,李克强总理着手部署地方政府改革,发出了总动员令,并且针对地方政府可能出现的“小算盘”、“小九九”敲响了警钟,要求他们不要心存侥幸,不要在改革上动歪脑筋。可谓是一语中的,击中要害。改革之路已经开启,改革之难不容小视。

不过,对于未来的政府改革,我们非常充满期待,充满信心。首先,不断推进改革的深入,使得地方的“小算盘”无法算。简政放权,政府改革,动的就是政府自身的利益,阻力当然不小。面对中央的放权要求,一些地方肯定要去算,算自己的利益,算自己的权力。但是只要改革不断深化,不断推进,让其没有算的时间和空间,而一旦犹豫,将会处于疲于应付之状态。要真正让一些地方政府明白,当你还在算这里那里的“小算盘”时,新的改革又下来了,一些权力又要被取消了,即使你还有这样那样的权力,也不能为所欲为了。

其次,深化依法行政,推进法治手段,是极为有效的方法。在放权的问题上,李克强总理的思路非常清晰,那就是看是否符合法律规定,凡是不符合的,即使是红头文件都是非法的,将改革上升到法治的框架之内,通过法治思维和方式来推进改革,从而不断扭转依靠人治、依靠领导来推进的做法,不断地培育地方政府的法治意识,这应该是一种根本的措施。

建立完善、完备的政府公开体系是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只有让政府信息最大限度的公开,推动建立《政府信息公开法》,让公开成为一种常态,而不是领导和行政命令推行下的工作,从而让地方政府的“小算盘”无处藏身。

另外,充分发挥舆论监督和群众监督的作用,让地方的改革行为接受社会的监督,也是一条非常重要的举措。

而更让我们欣慰的是,李克强总理及新一届中央政府的改革风格与精神值得期待,一是推进决心很大,在各种各样的场合,多次表明改革的决心与态度,壮士断腕、义无反顾,不同一般;二是亲自带头,所有的政府改革都是自上而下的,都是从中央开始的,要求下面改革的,首先从自己开始,无论是放权,还是节俭;三是目标明确而清晰,无论审批权改革,还是政府的“约法三章”,都是十分明确而清晰的目标,必须要达到什么,而且即说即行,非常果断。这从今年以来的一系列行动可以看到。

应该来说,政府改革是新一轮改革的核心,决定着各项改革的深度与广度,至关重要。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入,利益的调整与触及会越来越难,尤其是涉及到权力庞大的政府自身。而打掉地方的“小算盘”,不仅关乎中央的权威与百姓的信任,更关乎改革的成败与事业的兴衰。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