碧翰烽:教育部的表态怎么听来象废话?
(2013-06-02 08:11:33)
标签:
怎么听教学案件同时是谁教育 |
分类: 百姓关注 |
针对近期内地相继曝光教师强奸猥亵学生的恶性犯罪案件,中国教育部副部长杜玉波1日接受本台专访,他强调教育部门对此类事件将发现一起,查处一起,并采取零容忍态度,坚决把犯罪人员清除出教师队伍。(凤凰卫视2013年06月01日)
从5月8日海南万宁发生“小学校长带女生开房”事件以后,近期中国内地接连曝光多起校园内猥亵性侵幼女案件。中国教育部副部长杜玉波在接受本台专访时强调,不管犯罪分子是谁,都必须坚决清除出教师队伍。
“坚决把犯罪分子清除出教师队伍”,这话表面听起来觉得有些解气,好象给了受害者和全国民众一个坚决的交待。但我越听越觉得怎么象句废话。我并不是要咬文嚼字,我要的是教育部的决心与措施。
首先,难道要坚决清除出教师队伍的就只是“犯罪分子”。犯罪分子本就必然面临伏法,你教育部不清除,司法机关都要查处,有的甚至要处以极刑。
受当前大环境的影响,不能否认的是,当前教师队伍当中出现了一些害群之马,收受回扣的,象昆明一个学校,午餐费每个学生8元,老师要吃回扣3元,每月固定领回扣;虐待儿童的,在一些幼儿园已经频频发生;性侵幼女的,不用说了,在当下已经形成舆论洪流;学术造假的,潜规则学生的。等等,这样的一系列问题其实也不只是在教师本身,真正值得反思的是我们的教育体制问题,而这之中,教育的“功利化”问题至今没有解决。
也就是说,我们在教育的问题上存在着很大的“功利性”,而不是真正把教育摆在“传道、授业、解惑”上。比如六一儿童节的儿童之累,表面上看是给孩子以欢乐,实际上可能是满足成人的虚荣心和功利心,一方面是有关学校想要给自己打个广告,好提高招生率;另一方面是家长也想展示一下孩子的本事。
而名校、重点校的倍出当然更多的展示了地方政府和一些教育部门的功利心,政绩是他们的至上追求。
我们对于犯罪分子要实行“零容忍”,但在教育这个行业,应该要对失德的教师实行坚决的“零容忍”,这是一个比任何行业都要要求很高的行业。对于那些一心只是求取功利,思想道德已经不在主流的教师和行政官员,也要坚决地清除出教师队伍。
其次,坚决把犯罪分子清除出教师队伍的表态,在现在听来,好象还留了一个尾巴。莫非以往还没有坚决清除,还会有一些犯罪分子留在教师队伍里吗?这话不有些扯吗?
最后,教育部应该更多的反思我们当下的教育体制问题。特别是如何培育一支有理想、有道德、有追求的教师队伍。而这就需要解决“去功利化”的问题,要去除“功利化”,其实就要下大力解决“行政化”倾向问题,真正让校园回归到“学术”之本真,让校园成为一方真正的“净土”。
要去除“功利化”,就要坚决的彻底的解决“应试教育”问题,素质教育不只是对孩子的一次素质洗礼,其实更是对教师的重要洗礼。只有真正重视素质教育的学校,才可能同时拥有好的教师和学生,否则从校长到教师,再到学生,也都只是把成绩摆在第一位,对于那些道德的根本不放在眼里,也就有了性侵这些不可思议的事件,竟然会发生在学校。
我们必须要警惕一个问题,当前我们对于政府和官员的信任感在大大下降,而如果我们对于教育和教师的公信力也在下降的话,那么整个社会都将陷入危机。最受尊重的职业,在我们成长道路中最重要的引路人,我们需要保护,而不是伤害。
还应该反思的在于,当前教育部门干预教育的事太多了,可是又没有真正管到点子上。按照政府职能转变的核心来说,就是没有把该放的权放开,该管的事又没有管好。其实,管好教师队伍,管好师生安全,这应该是一个起码的职责,而不是让你教育部门整天地去对具体的教学指手划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