碧翰烽:“先看病后付费”为何成了南柯一梦?
(2013-02-20 09:30:49)
标签:
何成何就不可能地区何时健康 |
分类: 百姓关注 |
新华网北京2月19日电(记者吕诺)“开展先诊疗后付费模式试点”,2013年又一次被写入卫生部年度工作要点。“先看病后付费”究竟何时才能全面实现?卫生部医政司医疗管理处处长焦雅辉19日接受新华社记者专访时表示,对此无法给出时间表,今年肯定是不可能的。
她说,卫生部倡导在有条件地区开展试点,但是,“先看病后付费”短期内无法全国推广,卫生部也从未提出过“全面推行”的要求。
刚刚还沉浸在喜悦之中,终于又能够找到卫生事业“救死扶伤”的精神,可惜好景不长,这样的好事竟然是不属实的,顿时象做了一场大梦,空欢喜一场。
这样一条便民利民惠民的举措,为何却成了“南柯一梦”?实在令人费解。首先,这样的新闻从何而来?是有人造谣吗?还是媒体的误读?还是某种程度上的故意放风或试探?关于这一方面的说法有没有一个权威的解释。
其次,“先看病后付费”既然已经试点,而且试点结果表明是成功的,为何就不能在全国给出时间表?据焦雅辉介绍,在“先看病后付费”模式试点中,没有出现大面积的恶意欠费逃费,个别的逃费和欠费难道仅仅只会在卫生领域吗?其它领域何尝不是存在如此的状况?
再次,难道说“先看病后付费”无法全国推行的唯一理由就是“钱”的风险吗?如此之理由岂不是在轻视民众的起码品格。尽管现在道德出现滑坡,社会征信体系还不够完善,然而在市场经营的大潮中,又不独你卫生系统一家,难道说现如今的“先付费后看病”模式,就没有欠账呆账吗?如果查一查卫生系统的账目,恐怕也是有的,这世上哪有百分之百的事情。
我就在想,今天的中国,很多行业的服务还都是“先服务后付费”,比如到餐馆吃饭,有多少是先付费了再吃饭的,可酒店就不怕他们逃费吗?而这样的交易方式还很多。
因此,说到根本点上,还是在“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上纠结。医院担心患者逃费,无非有几个方面的考虑:一是患者家里太穷,恐怕拿不出昂贵的医疗费,而因病致贫的例子实在太多;二是医保水平仍然有限,医保报销的比例和金额仍然有待提高,特别在大病的治疗方面,个人需要承担的费用实在太高。三是医保手续还没有完善,各地医保结算尚未实现全国联网,异地就医的患者往往还是要自己先掏钱交费,再回到原籍报销。
看病太贵,贵得让我倾家荡产,又有多少人能够承受得住。如果你非要先付费再看病,那我只好等死;如果你能先看病后付费,我总会有生的希望,最多也只是医院少了一笔钱而已,这钱与命,敦轻敦重,难道就分不清吗?
面对生命的健康与存亡,面对人性的善良,面对大把金钱的考量,如果我们实在把握不了,摆不正位置的话,那么这个制度究竟还算什么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