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7.5海峡导报
钱夙伟
刚放暑假,大学生小王和小李想找份兼职,一个应聘网店刷单工作,一个应聘打字员。两人连“老板”的面都没见上,就分别被骗走3000元和1730元。厦门市上周一共有40人遭遇兼职刷信誉骗术,受害者多数是学生。(7月4日《海峡导报》)
“兼职刷信誉”的骗局显然老套,稍加分析,就会发现这不是馅饼,而是陷阱。
却不料,居然“受害者多数是学生”。实际上,如此中招的大学生,早已不乏其人。有评论认为,大学生如此轻易地被骗子忽悠,其实是当下大学生社会知识贫乏,幼稚天真的一个缩影。
然而,“社会知识贫乏”显然只是一个方面,说“幼稚天真”则未必准确。不能否认,这更主要的是因为未能抵挡这钱实在“好赚”的诱惑。实际上,“兼职刷信誉”本身就是一种欺骗行为,带有违法风险,因此,一些大学生虽是受骗上当,但一点也不“天真”,他们更需要的是深刻的反思。
抵御诸如“兼职刷信誉”的诱惑,归根到底要靠健全的人格。现在反而是大学生成为骗子比较容易得手的行骗对象,从深层次说,折射出一些大学生人文熏陶人格培育的失之于匮乏,也因此,导致综合素质的下滑,这无疑更值得引起重视。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