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走失儿童监控

“守护车”专座及标志
数月前,一则“全国公交正式成为中国失联儿童守护车,孩子走失后,可以就近向公交车司机进行求助”的消息传遍网络,但后经多方证实,该消息并不属实。然而,谣言背后的需求却并未因此消失。近日,江苏省苏州市公安局公交分局联手当地6家公交企业推出了“守护车”项目,旨在为走失的老人、儿童提供帮助。(《北京青年报》)
“一定要告诉孩子:在外面,找不到爸妈的时候,不要慌乱,上任意一辆公交车坐下,告诉驾驶员我找不到家人了,驾驶员会联系你的家人的。”如果说这是谣言,不如说是一种期盼。而这在苏州,终于成了现实。12月24日,记者从苏州市公共交通有限公司了解到,苏州全市共4900多辆公交车、7900余名驾驶员和管理人员投入到该项目中。自12月19日项目启动后,目前已经接到多起求助。
苏州利用公交车开展这一项目主要有两个原因。一是群众确实有这些需求,据统计,2018年仅苏州城区范围内的走失案件就有3000多起;二是公交车覆盖范围大,而且接触面广,有这方面资源优势。相比之下,除了求助人对自己家庭信息记忆不清,身上也没有找到身份信息的,针对大部分的求助老人或儿童都比较容易解决。
中国每年都有一定数量的老人和儿童走失,儿童走失事件往往转变为拐卖等恶劣的刑事案件,给家庭带来沉痛的打击和伤害。而2016年发布的《中国老年人走失状况调查报告》显示,每年全国走失老人约有50万人,平均每天约有1370人走失,这给走失老人家庭带来无尽的痛苦。无论家庭还是社会,都为寻找走失的老人儿童付出巨大的成本。而公交车整天穿行在城市的主要街道,作为走失老人、儿童就近寻求“守护”,公交车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大而言之,如果各地所有的公交车都成为“守护车”,将大大化解走失老人、儿童的寻找难题。
苏州推出“守护车”项目无疑是带了一个好头。公交车成为“守护车”,不仅发挥了公交车的优势,还体现了公交行业的爱心和社会责任,“守护车”项目的开展,也会让每位乘客,通过这条爱心的纽带,更多关注走失老人和儿童,营造出关爱老人、儿童及弱势群体的氛围,进一步推进城市文明建设。
“走失者守护车”不妨驶向全国
2018-12-26半岛都市报
钱夙伟
数月前,一则“全国公交正式成为中国失联儿童守护车,孩子走失后,可以就近向公交车司机进行求助”的消息传遍网络,但后经查证并不属实。但近日,江苏省苏州市推出了“守护车”项目,将谣言变为现实,旨在为走失的老人、儿童提供帮助。(12月25日《北京青年报》)
“一定要告诉孩子:在外面找不到爸妈的时候不要慌乱,上任意一辆公交车坐下,告诉驾驶员我找不到家人了,驾驶员会联系你的家人。”如果说这是谣言,不如说是一种期盼。在苏州,这终于成了现实。据介绍,苏州全市4900多辆公交车、7900余名驾驶员和管理人员投入该项目。自12月19日项目启动,目前已接到至少7起求助。苏州公交表示:“此前谣言大量传播,让我们意识到确实有这个需求。根据统计,过去一年仅苏州城区范围内的走失案件就有3000多起。而公交车覆盖范围大,接触面广,有这方面资源优势。相比之下,大部分迷路求助都比较容易处理;但遇到情况复杂的、求助人对自己家庭信息记忆不清的,还是挺有难度的。”
苏州“守护车”无疑带了一个好头。当然,公交车成为“守护车”,与其说是发挥了公交车的优势,不如说是体现了公交行业的爱心,而爱心没有边界,“守护车”的爱心善举会感染每个乘客,通过这一爱心纽带形成关爱老人、儿童及弱势群体的氛围,乃至推进城市文明建设,人人参与其中,接力传送,从这个角度,“守护车”作为人心崇善向美的载体,有着更深远的意义,值得推而广之。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