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6-26太原晚报
钱夙伟
对于毕业生来说,毕业季的一个重要主题就是毕业论文,而完成毕业论文的种种流程中,一个重要环节就是论文查重,也就是检测一篇论文中与其他论文重复的文字占文章总字数的比例。“论文查重”因此火爆。而在论文查重的背后,学生的刚需甚至催生了“降重”“代写”等服务。(6月25日《中国青年报》)
“论文查重”本来并不重要,如果论文是自己完成的,就并不存在与其他论文的重复,即使“英雄所见略同”,即使需要一定的引用,但至少不可能有抄袭之嫌的重复。“论文查重”显然是对自己“原创”的底气不足,甚至是对论文“东抄西摘”的心虚。
更不堪的是,“论文查重”居然成了掩饰抄袭的工具。由此,一条规避查重软件的专业化、流程化的生产线俨然形成。在一些网站及网上店铺,不到一分钟,你就能得到根据论文抄袭程度和修改要求得出的“合理”估价。如此“论文”,实在让人汗颜。
显然,这种需要反复“查重”的论文,其实是用文字游戏掩饰抄袭,有碍学术创新,更严重的后果是败坏学术风气。有专家认为,论文重复率仍是目前一项重要的检测指标。“可以有适量的规范引文,但绝对不能抄袭。”但是,当书写论文变成了一场躲避重复率的文字游戏,一方面,查重工具成为学生借助文字游戏掩饰抄袭的辅助工具;另一方面,查重工具对于较长的专业术语无法甄别,甚至无法区别抄袭还是引用的情况,则破坏了学生们的创新活力。
急功近利之下,也就总有论文造假的市场,“论文查重”火爆,从深层次说,不容回避地折射出现行教育的一个严重缺陷,即对大学来说最为重要的人文熏陶人格培育,显然有失匮乏,也因此,再不予以高度重视,大学生综合素质的下滑,乃至诸如论文的“真假”居然要靠“论文查重”来“把关”,虽然令人可叹,却也不可避免。
(作者为浙江自由撰稿人)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