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用宽容教育治校园暴力

(2018-04-26 07:32:33)
标签:

校园暴力

分类: 时评
2018年4月26日北京晨报
钱夙伟
用宽容教育治校园暴力
   最近,在浙江某职业技术学院读书的小敏被同寝室女生带人群殴了十几分钟。上周四晚12点,大家熄灯睡觉,小敏正模模糊糊进入梦乡,忽然有人抓住她的头发,把她从上铺拖下来。8个女生,团团把她围在中间,挨个打小敏耳光踢踹还录像,群殴了十几分钟。她们说,是因为小敏晚上睡觉打呼噜,让大家没法休息。目前,小敏除了外伤,右耳丧失听力。警方已经立案。(4月25日《中国妇女报》)
  如此“暴打”的起因,也不过是“睡觉打呼噜,让大家没法休息”,而这又是多大的事,如果宽容以待,即使难以忍受,也并非就得用拳头解决,而且还如此残暴地群殴,也因此尤其令人嘘唏不已。
  其实,多少年来,一代代人从小接受的教育,宽容于人是其中最基本的一课。虽然如今是竞争年代,但这样的传统美德并非已经过时。而宽容,本来也不过是道德常识,于道德高尚的人,更不过是为人的基本要求。
  然而,不容讳言,另一方面,如一点点争执就引发校园暴力,于今却又并非个别现象。而这显然并非偶然,并非可以就事论事,其中的深层次原因值得探究。
  比如,这一代的孩子大多是独生子女,家长一味地迁就、顺从,让孩子从小受不得一点“委屈”,许多孩子养成了霸道、骄横和自私的习性,凡事少有宽容和体谅,习惯于索取,只能自己有负于人,而绝不能别人有负于他。而应试教育之下,宽容教育的弱化甚至缺位,对于孩子扭曲的性格乃至人格,又未能及时地矫正。于是,校园本来是一方净土,却成了戾气肆虐之地。
  这无疑令人担忧。心胸如此狭隘,又如何成为谦谦君子,乃至树立宽容大度的人生态度?显然,无论于家庭、学校还是社会,对孩子的德育教育,都应是教育的重点,而互助互爱,懂得“宽容”,虽然不过是道德教育的启蒙常识,却是必须补上的一课。于现在动辄就发生的校园暴力,宽容教育无疑是一剂良药。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