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08-06南国早报
□浙江 钱夙伟

环卫工作人员正借助电子秤对路面清扫效果进行评价。南国早报记者 罗暘摄
为提升今年中国-东盟博览会期间的市容环境水平,8月4日,南宁市城市管理局环境卫生管理处在茶花园路召开现场会,对“以克论净·深度清洁”道路清扫保洁规范进行演示。“以克论净”作业规范今年将在市区47条主要道路铺开实施。(相关报道见本报8月5日A6版)
首创“以克论净”这种“深度清洁模式”的,是宁夏中卫市。于一个沙漠边缘城市,“以克论净”的要求似乎不太现实,却成为了事实。从实践来看,实现“以克论净”,除了加强宣传教育、强化社会监督,卫生保洁区域责任到人,其中一个关键在于机扫的推行。比如中卫市正是因为清扫车的上岗,在机制和硬件的保障下,称重标准开始逐步提升,2013年1月份,每平方米标准从25克变成了15克,随后又达到了5克。
推行机扫需要对环卫设备有大手笔的投入,而在人们的传统观念里,总认为环卫保洁靠廉价的劳动力足以完成,保洁不过是千年不变的一个扫把,以及清洁工起早摸黑顶风冒雨的扫街。
环卫上“不舍得”投入,说到底是环保还缺乏应有的位置。如此,城市虽然越建越大,也越建越漂亮,但城市保洁却明显脱节。环卫部门的经费长期来捉襟见肘,即使添置一些机械设备,也是粗糙简陋,虽然加快了进度,但效果却还不如人工,还引起尘土飞扬、噪声等二度污染。
其实,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手工清扫既是不堪承受之重,也难以保证环卫的标准。而且,道路车辆的日益增多,对清洁工的人身安全也构成一定的威胁,清洁工罹难事件屡有发生。而有“以克论净”的“深度保洁”作业标准,才能倒逼保洁手段的机械化、专业化、快速化。因此笔者认为,“以克论净”并不是吹毛求疵,而是城市发展后势在必行的改进,而且必须加快推行,倒逼环卫工作的发展。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