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两岁背古文实在有点早

(2017-08-04 17:54:30)
标签:

超前教育

分类: 时评
2017年8月4日北京晨报
钱夙伟
两岁背古文实在有点早
   北京的李先生告诉记者,他的儿子虽然刚刚两岁三个月,已经将《小学生必背古诗词80首》背得差不多,识字有近五百个。但李先生依然每天会教儿子背《弟子规》《千字文》《三字经》。(8月3日《法制日报》) 
  一个才牙牙学语的孩子,就算是天才,也无论如何读不懂《千字文》。而孩子不理解就是“小和尚念经”,毫无意义。对此有专家表示,经典古文一般都有很强的韵律,孩子朗读对于增强语感或者汉语领悟能力都是有好处的。另外从增加人生智慧方面说,也是有帮助的,“童年的记忆往往对后来有重要的影响,往往长大以后突然被唤醒,而经典往往又沉淀了传统文化的精髓”。
  然而这显然似是而非。诵读古文,尤其是经典,当然可以总结出这样那样的好处,但是,于一个才两岁多点的孩子,这种种的好处,不过是一种想当然。常识告诉我们,学习的好处,总是要建立在理解的基础上,这样才能吸取其中的养分,才会成为一种美的享受。如果只是“小和尚念经”,那么如此的“有口无心”,背得再多也未必有什么好处。至于“经典一般都有很强的韵律”,其实这种韵律,也同样要以理解为前提才读得出来,否则,因“佶屈聱牙”只能适得其反。
  而于两岁的孩子,大概也不会有多少读古文的兴趣。于他们,与其读这种连不少大人都望而生畏的古文,还不如轻轻松松地唱唱“你拍手我拍手”之类的儿歌。如此地让孩子读古文,显然是形式大于内容。
  “超前教育”本来也并无不可,但也应有个度,比如两岁的孩子背古文,实在是太早了一点。如此的“不输在起跑线上”,于家长或是一种成就,但于孩子,恐怕不是揠苗助长,就是一种折磨。
两岁背古文实在有点早
2017年08月04日新京报
两岁儿童背古文是不是太早了?
□钱夙伟(职员)

  据媒体报道,北京的李先生告诉记者,他的儿子刚刚两岁三个月,就已经将《小学生必背古诗词80首》背得差不多了,而且识字近五百个。但李先生依然每天会教儿子背《弟子规》《千字文》《三字经》。
  一个才两岁的孩子,就要背《弟子规》、《千字文》、《三字经》。他们真的理解自己所背诵的吗? 学习古文的好处,应该是要建立在理解的基础上,不理解,背诵就没什么太大意义。囫囵吞枣地背诵,看似热闹,其实收获有限。
  两岁的年龄,正是玩的时候。让儿童花这么多时间背诵,是对他们童年快乐的剥夺。当然,适当的“超前教育”也并无不可,但应有个度。让两岁儿童背古文,实在是太早了一点。如此的“不输在起跑线上”,于家长或是一种成就,但于孩子,却是揠苗助长,是一种折磨。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