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行人无路可走 谈何绿色出行

(2017-05-10 07:55:25)
标签:

绿色出行

分类: 时评
2017-05-10北京晨报 
钱夙伟
行人无路可走 <wbr>谈何绿色出行

       解决目前的城市交通拥堵,并非是迁就汽车“霸权”,恰恰是慢行“路权”的“扩权”,无论道路新修还是改造,应该加大非机动车道、人行道的比例,如此的“倒逼”,才有可能让汽车猛增的势头缓下来,也让更多的市民得以选择绿色出行,从根本上缓解道路拥堵。而如果自行车乃至行人“无路可走”,又谈何绿色出行。

       最近发生的这起事故,广大车主朋友们要引起重视了!这是在某小区门口发生的一起车祸,一位老人被撞身亡。从视频中可以看出,老人被撞的地方,是在快车道上。当时老人正在接孙子回家的路上,祖孙俩骑着车行驶到这一段快车道时,被疾驰而来的车辆撞到。老人冒险走快车道,只因“无路可走”。慢车道上停靠着满满一排私家车,把行人和电动车都逼上了快车道。(5月9日《现代快报》)
       自行车乃至行人“无路可走”,并非个别现象。现在不少城市道路建设的指导思想,在道路空间的分配上,对机动车过于“倾斜”,机动车道不断加宽,而道路资源是有限的,因此必然缩小非机动车道甚至人行道。即便如此,为了应对停车难,还随意挤占非机动车道乃至人行道作为泊车位。而在道路管理上,往往集中于机动车,于是绿色出行必然面对“骑车难”、“行路难”。
       面对“道路一边倒”和机动车的“道路霸权”,不少人因此放弃慢行,据一项社会调查,因为汽车频繁占道增加了骑车风险,“八成人有自行车,可只有不足两成人愿意骑”,而当更多的人加入有车一族,必然加剧道路拥堵。而“慢行”市民因此尝尽苦头,不得不“冒险”骑在机动车道上,马路上险象环生。于出行都得如此提心吊胆,甚至一不留神就如这位老人,酿成惨祸,城市的“幸福感”也无从谈起。
       大力发展城市“慢行系统”,应是现代城市建设的方向。慢行系统既环保、又有利于健身,也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城市公共交通的压力。
       事实上,解决目前的城市交通拥堵,并非是迁就汽车“霸权”,恰恰是慢行“路权”的“扩权”,无论道路新修还是改造,应该加大非机动车道、人行道的比例,有些本来就狭窄的道路,应该专辟为非机动车道,禁止机动车通行,以绕路来增加机动车的行驶成本。如此的“倒逼”,才有可能让汽车猛增的势头缓下来,也让更多的市民得以选择绿色出行,从根本上缓解道路拥堵。而如果自行车乃至行人“无路可走”,又谈何绿色出行。
行人无路可走 <wbr>谈何绿色出行
自行车“无路可走”,又谈何绿色出行
2017-05-10潮州日报
钱夙伟
 
  最近发生的这起事故,广大车主朋友们要引起重视了!这是在甪直莆雅苑小区门口发生的一起车祸,一位老人被撞身亡。从视频中可以看出,老人被撞的地方,是在快车道上。当时老人正在接孙子回家的路上,祖孙俩骑着车行驶到这一段快车道时,被疾驰而来的车辆撞到。老人冒险走快车道,只因“无路可走”。慢车道上停靠着满满一排私家车,把行人和电动车都逼上了快车道。(5月9日《现代快报》)
  自行车乃至行人“无路可走”,并非个别现象。现在不少城市道路建设的指导思想,大凡是“人让车”,在道路空间的分配上,对机动车过于“倾斜”,机动车道不断加宽,而道路资源是有限的,因此必然缩小非机动车道甚至人行道。即便如此,为了应因停车难,还随意挤占非机动车道乃至人行道作为泊车位。而在道路管理上,往往集中于机动车,于是绿色出行必然面对“骑车难”、“行路难”。
  这就形成了恶性循环,面对“道路一边倒”和机动车的“道路霸权”,不少人因此放弃慢行,据一项社会调查,因为汽车频繁占道增加了骑车风险,“八成人有自行车,可只有不足两成人愿意骑”,而当更多的人加入有车一族,必然加剧道路拥堵。而“慢行”市民因此尝尽苦头,不得不“冒险”骑在机动车道上,马路上险象环生。于出行都得如此提心吊胆,甚至一不留神就如这位老人,酿成惨祸,城市的“幸福感”也无从谈起。
  大力发展城市“慢行系统”,应是现代城市建设的方向。慢行系统既环保、又有利于健身,也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城市公共交通的压力。比如在被誉为“自行车王国”的丹麦,有36%的成年人骑自行车上班,45%的学生骑车上学,这就是因为有着发达的城市慢行系统。一般来说,人们会在5公里以内的出行距离内使用自行车。而我们曾经号称“自行车大国”,如今自行车连畅行甚至安全的路都少有。
  事实上,解决目前的城市交通拥堵,并非是迁就汽车“霸权”,恰恰是慢行“路权”的“扩权”,无论道路新修还是改造,应该加大非机动车道、人行道的比例,有些本来就狭窄的道路,应该专辟为非机动车道,禁止机动车通行,以绕路来增加机动车的行驶成本。如此的“倒逼”,才有可能让汽车猛增的势头缓下来,也让更多的市民得以选择绿色出行,从根本上缓解道路拥堵。而如果自行车乃至行人“无路可走”,又谈何绿色出行。
 
自行车“无路可走” 又谈何绿色出行 
2017年5月10日市场星报
▋钱夙伟
 
        最近发生的一起事故,广大车主朋友要引起重视了!这是在甪直莆雅苑小区门口发生的一起车祸,一位老人被撞身亡。从视频中可以看出,老人被撞的地方,是在快车道上。当时老人正在接孙子回家的路上,祖孙俩骑着车行驶到这一段快车道时,被疾驰而来的车辆撞到。老人冒险走快车道,只因“无路可走”。慢车道上停靠着满满一排私家车,把行人和电动车都逼上了快车道。(5月9日《现代快报》)
       自行车乃至行人“无路可走”,并非个别现象。现在不少城市道路建设的指导思想,大凡是“人让车”。
      这就形成了恶性循环,面对“道路一边倒”和机动车的“道路霸权”,不少人因此放弃慢行。据一项社会调查,因为汽车频繁占道增加了骑车风险,“八成人有自行车,可只有不足两成人愿意骑”,而当更多的人加入有车一族,必然加剧道路拥堵。而“慢行”市民因此尝尽苦头,不得不“冒险”骑在机动车道上,马路上险象环生。于出行都得如此提心吊胆,甚至一不留神就如这位老人,酿成惨祸,城市的“幸福感”也无从谈起。
       事实上,解决目前的城市交通拥堵,并不是迁就汽车“霸权”,恰恰是慢行“路权”的“扩权”,无论道路新修还是改造,都应该加大非机动车道、人行道的比例,有些本来就狭窄的道路,应该专辟为非机动车道,禁止机动车通行,以绕路来增加机动车的行驶成本。如此的“倒逼”,才有可能让汽车猛增的势头缓下来,也让更多的市民得以选择绿色出行,从根本上缓解道路拥堵。

自行车“无路可走” 又谈何绿色出行
2017年5月11日呼和浩特晚报       
钱夙伟

       最近发生的这起事故,广大车主朋友们要引起重视了!这是在江苏甪直莆雅苑小区门口发生的一起车祸,一位老人被撞身亡。从视频中可以看出,老人被撞的地方,是在快车道上。当时老人正在接孙子回家的路上,祖孙俩骑着车行驶到这一段快车道时,被疾驰而来的车辆撞到。老人冒险走快车道,只因“无路可走”。慢车道上停靠着满满一排私家车,把行人和电动车都逼上了快车道。
       解决城市交通拥堵,并非是迁就汽车“霸权”,恰恰是慢行“路权”的“扩权”,无论道路新修还是改造,应该加大非机动车道、人行道的比例,有些本来就狭窄的道路,应该专辟为非机动车道,禁止机动车通行,以绕路来增加机动车的行驶成本。如此的“倒逼”,才有可能让汽车猛增的势头缓下来,也让更多的市民得以选择绿色出行,从根本上缓解道路拥堵。而如果自行车乃至行人“无路可走”,又谈何绿色出行。
 
自行车“无路可走”,谈何绿色出行
2017-5-11焦作日报
钱夙伟

       近日,发生在南京的一起车祸引起了人们的关注,祖孙俩骑车回家,只因慢车道停满了私家车,他们不得不行驶在快车道,而被疾驰而来的车辆撞倒。这起悲剧的发生让人唏嘘不已。
       随着城市的扩张,人口和车辆都急剧增加。自行车乃至行人“无路可走”并非个别现象。现在不少城市道路建设的指导思想大凡是“人让车”,在道路空间的分配上,对机动车过于“倾斜”,机动车道不断加宽,非机动车道甚至人行道被不断压缩。即便如此,为了应对停车难,非机动车道乃至人行道经常作为泊车位而被挤占,于是绿色出行必然面对“骑车难”“行路难”等问题。
       这就形成了恶性循环,面对道路建设和使用“一边倒”和机动车“道路霸权”,不少人因此放弃慢行,据一项社会调查,因为汽车频繁占道增加了骑车风险,“八成人有自行车,可只有不足两成人愿意骑”,而当更多的人加入有车一族,必然加剧道路拥堵。
       大力提倡绿色出行,应是现代城市建设的方向。绿色出行既环保,又有利于健身,也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城市公共交通的压力。比如在被誉为“自行车王国”的丹麦,有36%的成年人骑自行车上班,45%的学生骑自行车上学,这就是因为有着发达的“城市慢行系统”。一般来说,人们会在5公里以内的出行距离使用自行车。而我们曾经号称“自行车大国”,如今自行车连畅行甚至安全的路都少有。
       事实上,解决目前的城市交通拥堵,并非是迁就机动车“道路霸权”,恰恰应重视“慢行路权”,无论道路新修还是改造,应该加大非机动车道、人行道的比例,有些本来就狭窄的道路,应该专辟为非机动车道,禁止机动车通行,甚至可以绕路来增加机动车的行驶成本,“倒逼”绿色出行,才有可能让汽车猛增的势头缓下来,也让更多的市民得以选择绿色出行,从根本上缓解道路拥堵。如果自行车乃至行人“无路可走”,又谈何绿色出行呢。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