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最小背包客”温室教育的一面镜子

标签:
中国最小背包客温室教育 |
分类: 杂文 |
2017-04-10济宁晚报
■钱夙伟

现在的孩子,基本上在温室中长大,从小就吃不得一点苦。上海曾举办一次中学生“吃苦夏令营”,当一所中学的学生得知此次夏令营是专为“吃苦”而去时,竟集体宣布“罢营”,最终校长不得不发出“谁不去将被取消三好学生”的最后通牒。而为期两天的夏令营生活里是一片怨天尤人的叫苦声,以至结束时那顶印有“吃苦夏令营”字样的草帽被孩子们带着恶气扔得一顶不剩。
对于娇生惯养长大的孩子,并不只是身体素质问题,其中折射出的是诸多品质的缺位,比如坚韧的意志、顽强的斗志、节俭的生活观念、艰苦朴素的作风、自力更生的精神、对父母的感恩意识等等,而这势必影响他们的全面发展,甚至有可能造成人生观价值观的扭曲。
“中国最小背包客”式的训练,也并非没有科学依据,孩子有很强的适应能力,如果按照科学的计划,对孩子进行循序渐进的体能训练,比如适当地“冻一冻”,对增强孩子的抵抗力其实很有好处,国外就有很多针对孩子的“抗冻”训练。当然,“虎爸虎妈”对雯雯的教育方式,并没有多少复制的必要和可行性,再好的教育方式也应因人而异,但是,作为温室教育的一面镜子,“中国最小背包客”却有着许多可以反思和借鉴的地方。
“最小背包客”有可鉴之处
2017-04-10赣州晚报
○钱夙伟
前一篇:老人别一味“不服老”
后一篇:今天的竞赛 明日的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