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5月29日徐州日报
◎浙江/钱夙伟

一名车主被禁止开车进入后,将车停在门口方格线上。
近期,一些有车一族屡屡投诉,开车到南宁部分政务机关办事,遭遇门难进的情况:一些单位明明有空的车位,但却以“外来车辆禁止入内”为由拒绝办事者开车进入,百姓办事极不方便。(5月27日《南国早报》)
但也有单位只要还有停车位,门卫都会指挥外来办事人员开车入内停放。尤其是南宁市规划局,本身停车位不多,平时开车来办事的人却比较多,“领导考虑到实际情况,就与马路对面某单位协商,落实好停车问题,目前已实行约两年时间。”这与“外来车辆禁止入内”的单位,形成了鲜明对照。
都是机关部门,差距咋这么大呢?实际上,那些外来车辆一律禁止入内的单位,或许便民惠民的口号喊得更响,但显然,只是挂在嘴上而已。
车位“自家人”可以停,即使有空位,也对外来群众说不,凸现出的是错位意识,在这些机关部门看来,所谓“人民公仆”只是说说而已,于潜意识里,根本就没有把人民群众看在眼里,自己才是“主人”,应该享有特权的优势意识,可以说根深蒂固。
也因此,车子的“门难进”,往往只是机关作风的一个缩影。这样的机关部门,“脸难看门难进事难办”,推诿扯皮、高高在上、麻木不仁的衙门风气也不可避免。
显然,除了强化公仆意识的教育,摆正自己人民公仆的位置,当务之急是监督制约机制动真格地落到实处,当公务员真正置于群众的监督之下,当监督制约机制真正成为悬在公务员头上的达摩克利斯之剑,车子“门难进”必然会迎刃而解。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