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成人化”是孩子不能承受之重

(2012-06-09 08:01:44)
标签:

童心

成人化

欲望

生财之道

杂谈

分类: 文化

2012年06月09日光明日报>观者有心
钱夙伟(浙江湖州)

 

    如今“成人化”成了不少童装品牌的主打风格,而且价格越高的名牌童装,“成人化”越严重。实际上,孩子的“成人化”已是普遍现象。比如林林总总的各类歌赛、舞赛、模特赛甚至选美比赛,辈出的“新人”越来越小。稚嫩的小歌手盛装上场,扭臀曲腰故作姿态,装出多愁善感的样子,沉浸在“情爱”、“失恋”、“风月”的成人歌境中。这于大人显然难辞其咎。实际上,各式的“成人化”,不仅是大人欲望的投影,更已成了生财之道,“成人化”于大人就是商机所在。让孩子过早地“成人化”,不可避免地会产生不良的影响,这无疑是一种“催熟”。童心是每个孩子的天性。扭曲的成人化,让孩子们失去了自己的纯真,甚至还有可能被世俗功利玷污了童心。因而让孩子摆脱“成人化”,首先需要大人唤醒自己日渐枯竭的童心,在回味和享受童心的同时,以童心去呵护童心,而这于孩子,也无疑是最好的礼物。

“成人化”:不过是家长顾影自怜
2012年5月31日沈阳日报
钱夙伟


  蕾丝超短裙、渔网吊带衫、真皮小挎包、坡跟珍珠鞋……这一身可不是时尚美女们的装扮,而是小女孩的行头!记者在南京的几大商场看到,“成人化”成了不少童装品牌的主打风格,而且价格越高的,“成人化”越严重。

  实际上,孩子的“成人化”早不新鲜。小女孩在T台上着泳装走猫步,七八岁的童男童女大跳探戈。而哼哼的歌曲,也是《爱情买卖》《伤不起》之类。这于大人显然难辞其咎。比如童装,有些父母看似在打扮孩子,其实是让孩子穿给社会看。父母需要怎样的社会评价,就会按那个标准去打扮孩子。有些父母是想让人觉得他很成功。说到底,“成人化”其实就是大人们在顾影自怜。

  让孩子过早地“成人化”,不可避免地会产生不良的影响。本来,孩子正处于模仿和好奇的年龄阶段,周围环境的潜移默化,已经足以让他们“无师自通”于成人世界,大人们竟然还持怂恿的态度,这多多少少是一种“催熟”。童心是每个孩子的天性。一当孩子们过早地承载了功利的负荷,这种天性或者被压抑,或者被剥夺。“成人化”让孩子们失去了应有的纯真,变得世俗功利。

  让孩子摆脱“成人化”,首先需要大人唤醒自己的童心,以童心去呵护童心,而这于孩子,也无疑是最好的“六一”礼物。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