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斯文扫地的谢师宴

(2012-06-09 21:43:30)
标签:

教育

谢师宴

精神家园

老师

为人师表

杂谈

分类: 时评

2012年6月6日九江日报
钱夙伟


    本周四,近千万名考生将走进高考考场。两天考试后,他们中的大多数人将正式告别高中生涯。记者注意到,尽管高考尚未开始,但不少考生和家长已经提前在餐厅预订各种同学会、谢师宴。

    谢师宴的纷纷预订,显然是因为作为谢师宴主角的“师”,赴宴应该不成问题。而这实在要让人为这些老师感到悲哀。于学生,当然老师有恩于自己,但于老师,且不说教书育人不过是本职工作,况且老师还被誉“就像蜡烛,燃烧自己,照亮别人。”师生之间何以言谢?显然,于这些老师,不仅愧对老师这个崇高的称号,而且已经斯文扫地。

    教育的力量,来自于人格的力量。对于老师来说,师德,是自己时刻需要用来检验一言一行的标杆。这些老师,如果还知道老师有着人类灵魂工程师的崇高称号,那么,对照为人师表、做学生表率和楷模的要求,在赴“谢师宴”的时候,不知有没有羞愧的感觉?

    老师本是个特殊的岗位,教师的一言一行都起着为人师表的作用,教师的人生观、价值观不仅决定着自己的人生,更让学生们于潜移默化中受到熏陶和感染,并往往影响学生一生的走向。而这些老师又会让学生怎么看?或许,平时在课堂上道貌岸然,但是,很显然,老师的“另一面”在“谢师宴”上已暴露无遗,而这实在是最为形象直观的一课,不仅老师本来的崇高形象,在学生的心目中訇然倒塌,老师们以前的讲课效果可能抵消为零,以后更会让学生们感到不可相信。

    不是说老师就应是不食人间烟火一般的冰清玉洁,老师照样有七情六欲,但老师应切记的是,对于老师来说,负面的影响往往会比其他人放得更大。而老师却与常人一样,并不具有特殊的免疫力,面对物质诱惑,一旦不能摆正位置,文化、教养、学识就都不过是随时可以卸下的面具,而人格、道德可以理所当然地被搁在一边。如今,教师队伍中丑闻频出,这既反映了社会变革对教师的负面影响,但也表明了目前对教师的师德教育和管理约束的不力,因此,“谢师宴”的流行,其实也并非偶然。

    老师的使命不仅是教书,更是育人,老师的庸俗和势利,有损自己形象不说,还足以摧毁学生守望着的精神家园。或许,这才是“谢师宴”真正让人沉重的问题。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