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鸳鸯刊”与“98%的拒稿率”
(2011-10-11 08:21:21)
标签:
鸳鸯刊美国《科学》版面费医学信息论文杂谈 |
分类: 文化 |
2011年10月11日西安晚报>今日时评
■钱夙伟
“鸳鸯刊”与“98%的拒稿率”
2011年10月11日徐州日报
◎钱夙伟
“同一期杂志,一本上面有我的文章,另一本上面却没有。这感觉太奇幻了。”华北某制药公司员工朱明杰的论文被刊发在了一本“鸳鸯期刊”上,单位领导不予承认,本有希望在今年9月评上职称的他不得不吃下“哑巴亏”。(10月10日《中国青年报》)
为何要出“鸳鸯刊”?这本名为《医学信息》的期刊直言不讳,“考虑到你们需要发论文,如果我们出得少,你们根本就排不上,如果一期出一本,就要排到明年了”。其实,学术期刊只是为职称职务乃至收入等级评定做“嫁衣裳”,已是尽人皆知。
当然,“我们需要发论文评职称,杂志社需要挣钱营生,各求所需,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因此,学术期刊收版面费,也就是“收费发论文”,早已不足为奇。然而,它带来的后果是,只要出钱,就能发表,作者还会在论文质量上下功夫吗?而于杂志,只要付钱,来者不拒,还会在乎论文质量吗?
一项统计显示,近年来我国科研人员发表的期刊、论文数量已经超过美国,居世界第一。但是这些科研论文的平均引用率排在世界100名开外。每年国家统计的成果达数万项之多,其中百分之九十以上无实际价值。美国《科学》杂志亚太分社主编今年7月接受中新社采访时称,有98%的中国来稿被该杂志拒绝刊载。这家杂志,显然没有版面费一说,因此,没有学术含金量的论文,绝对不可能登上这本杂志的版面。
其实,更严重的问题还在于,“鸳鸯刊”、版面费之类,不仅在制造着大量的学术泡沫,也在败坏着学术风气。因此,有关方面不能再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如果这种期刊离开了版面费只能关门,那么,越早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