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干部下乡夜宿农家 令人温暖

(2009-11-10 10:58:21)
标签:

夜宿农家

干群关系

吃百家饭

转变干部作风

分类: 时评

2009年11月11日商丘日报
钱夙伟

 

    在重庆市,县、区领导干部接待群众来访已经制度化,领导每人每年公开接访不少于4次。今年1月初,潼南县规定:走访干部必须夜宿农家。在潼南县今年启动的“三千干部大走访活动”中,该县县长罗建极就夜宿农户家中,倾听民意,帮群众解难。(据《重庆晚报》11月9日报道)

    干部下乡走访,夜宿农家,让人心生温暖。其实,这种做法本来也是应该的。既然是下乡走访,就是为了能听到农民们真实的声音,进而为他们排忧解难,而这首先要取得他们的信任。夜宿农家,与农民同住一个屋檐下,让双方找到“一家亲”的感觉,无疑让双方更贴近,也有可能因此而更贴心。

    而这于转变干部作风,更是不可或缺。深入基层,首先就要从与农民同吃同住做起。艰苦奋斗、密切联系群众历来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记得以前机关干部下乡,大多是轮流在群众家里“吃百家饭”的。 老百姓吃什么,干部也吃什么,饭后还要交上几角钱、几两粮票。经历这样的生活体验,对于改造世界观、体察群众疾苦、真正与群众打成一片,显然是很有好处的。

    然而,现在干部下乡再在群众家里搭伙吃饭乃至住宿,已经让人以为有点不合时宜了。下面早有人把吃住安排停当,一般还有专人陪同,而且不用说也是好吃好住。这样做不仅挥霍公款、浪费时间、加重农民负担,还必然脱离群众,事实上也让群众“敬而远之”。长此以往,必然败坏党风、影响干部形象、损害干群关系。

    现在廉政举措很多,但往往流于形式,少见“必须夜宿农家”这样实打实的硬规定。其实,这样的规定,不仅群众看得见、对干部自己有约束,也容易操作。对于当前奢靡浮夸风气的抵制,进而促进党风的好转、提高工作效率,是行之有效的。因此,尤其值得提倡和推广。

 

走访干部必须夜宿农家?

2009-11-10渤海早报
于干群关系善莫大焉
浙江 钱夙伟

 

  记者日前从重亲市信访办获悉,该市区县领导干部接待群众来访已经制度化,领导每人每年公开接访不少于4次。其中潼南县今年1月初启动“三千干部大走访活动”,县委县政府明确规定:走访干部必须夜宿农家。据11月9日《重庆晚报》报道
  下乡走访,夜宿农家,对于转变干部作风不可或缺。记得以前机关干部下乡,大多是轮流在群众家里“吃百家饭”的,无论是咸菜泡饭,老百姓吃什么,干部也吃什么,饭后还要交上几角钱、几两粮票。然而,现在下乡,下面早有人把吃住安排停当,大凡还有专人陪同,而且不用说也是好吃好住,不仅挥霍公款,浪费时间,加重农民负担,还必然脱离群众,事实上也让群众“敬而远之”,长此以往,必然败坏党风、腐蚀干部队伍、损害干群关系。
  现在廉政举措很多,少见“必须夜宿农家”这样实打实的硬规定,其实,这样的规定,不仅群众看得见,对自己有约束,也容易操作,对于当前奢靡浮夸风气的抵制,进而促进党风的好转,提高工作效率行之而有效,因此,尤其值得提倡和推广。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