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德国“全民炒股”后遗症值得警醒

(2008-04-19 14:31:06)
标签:

德国

全民炒股

后遗症

警醒

股票

分类: 时评

2008.4.18 中国商报>商报时评
钱夙伟 
 
  这次索赔案是上世纪90年代德国“民众股”潮流及2000年后德国股市大崩盘的后遗症。这1.6万名原告只是“全民炒股”热潮中的小部分受害者,当初许多孤注一掷的小股民至今还未恢复元气。


    德国“全民炒股”后遗症“病得不轻”。4月7日德国1.6万名股民对欧洲最大的通信公司——德国电信的集体诉讼案,在德国法兰克福高等法院开庭,这些股民向德国电信索赔8000万欧元。据法律专家估计,这场法庭较量启动后将持续数年。
  这次索赔案是上世纪90年代德国“民众股”潮流及2000年后德国股市大崩盘的后遗症。这1.6万名原告只是“全民炒股”热潮中的一小部分受害者,当初许多孤注一掷的小股民至今还未恢复元气。
  据了解,2000年德国电信以每股66.5欧元的价格第三次发行新股2亿股,到2002年股价大跌至8.22欧元。痛苦的股民冷静后发现,公司存在瞒报信息、弄虚作假行为。
  如今,当我们的股指跌回一年以前,回味德国“全民炒股”的后遗症,与我们的那些“当初许多孤注一掷的小股民”们,或许真有同病相怜之感。
  其实,股价不合常规的大起大落,其中必有诸如德国电信那样的瞒报信息、弄虚作假之类人为的手脚,然而,亢奋狂热之下,以为遍地黄金唾手可得,有多少股民能冷静以对,辨疑析惑,而盲目跟风之下,不仅造就了诸如德国电信那样有欺诈之嫌的上市公司的暴发,还为其肮脏手脚起了掩盖的作用。
  从这个角度说,德国电信辩护律师认为是股民的投资决策失误导致了损失,“他们起诉的实质,不过是为了掩盖他们当时投机的心态”,确实也并非没有道理。
  这让人想起去年我们掀起新一轮“全民炒股”狂热时,大量涌进的新股民,恰恰也表现出一种急功近利的投机心理。许多人连炒股的常识都知之甚少,有些人经济实力并不具备,甚至有人将房产作抵押炒股,都义无反顾地去股市“博一记”。不仅证券公司人满为患,上班时间炒股成风,更夸张的是,甚至有学生也已无心读书而迷上了炒股。
  “全民炒股”,很大程度上是投机性狂热的产物,无论是国家经济的发展,个人财富的增加,还是上市公司乃至股市的健康理性发展,其实都排斥“全民炒股”。当我们开始初尝“全民炒股”的苦果,德国“全民炒股”后遗症“病得不轻”,值得我们警醒。


德国“全民炒股”后遗症值得警醒

2008年4月16日巢湖日报>都市晨刊

钱夙伟  

 

    德国“全民炒股”后遗症“病得不轻”。4月7日德国1.6万名股民对欧洲最大的通信公司——德国电信的集体诉讼案,在德国法兰克福高等法院开庭,这些股民向德国电信索赔8000万欧元。据法律专家估计,这场法庭较量启动后将持续数年。(4月15日《现代快报》)

  如今,当我们的股指跌回一年以前,回味德国“全民炒股”的后遗症,于我们的那些“当初许多孤注一掷的小股民”们,或许真有同病相怜之感。

  其实,股价不合常规的大起大落,其中必有诸如德国电信那样的瞒报信息、弄虚作假之类人为的手脚,然而,亢奋狂热之下,以为遍地黄金唾手可得,有多少股民能冷静以对,辨疑析惑,而盲目跟风之下,不仅造就了诸如德国电信那样有歁诈之嫌的上市公司的暴发,还为其肮脏手脚起了掩盖的作用。

  从这个角度说,德国电信辩护律师认为是股民的投资决策失误导致了损失,“他们起诉的实质,不过是为了掩盖他们当时投机的心态”,确实也并非没有道理。

  这让人想起去年我们掀起新一轮“全民炒股”狂热时,大量涌进的新股民,恰恰也表现出一种急功近利的投机心理。许多人连炒股的常识都知之甚少,有些人经济实力并不具备,甚至有人将房产作抵押炒股,都义无反顾地去股市“搏一记”。不仅证券公司人满为患,上班时间炒股成风,更夸张的是,甚至有学生也已无心读书而迷上了炒股。

  “全民炒股”,很大程度上是投机性狂热的产物,无论是国家经济的发展,个人财富的增加,还是上市公司乃至股市的健康理性发展,其实都排斥“全民炒股”。当我们开始初尝“全民炒股”的苦果,德国“全民炒股”后遗症“病得不轻”,值得我们警醒。

 

2008年4月29日浙江工人日报>工论
德国“全民炒股”后遗症的警示
钱夙伟

    据媒体报道,德国“全民炒股”后遗症“病得不轻”。4月7日德国1.6万名股民对欧洲最大的通信公司———德国电信的集体诉讼案,在德国法兰克福高等法院开庭,这些股民向德国电信索赔8000万欧元。据法律专家估计,这场法庭较量启动后将持续数年。
    这次索赔案是上世纪90年代德国“民众股”潮流及2000年后德国股市大崩盘的后遗症。这1.6万名原告只是“全民炒股”热潮中的小部分受害者,当初许多孤注一掷的小股民至今还未恢复元气。
    据了解,2000年德国电信以每股66.5欧元的价格第三次发行新股2亿股,到2002年股价大跌至8.22欧元。痛苦的股民冷静后发现,公司存在瞒报信息、弄虚作假行为。
    如今,当我们的股指跌回一年以前,回味德国“全民炒股”的后遗症,于我们的那些“当初许多孤注一掷的小股民”们,或许真有同病相怜之感。
    其实,股价不合常规的大起大落,其中必有诸如德国电信那样的瞒报信息、弄虚作假之类人为的手脚,然而,亢奋狂热之下,以为遍地黄金唾手可得,有多少股民能冷静以对,辨疑析惑?
    从这个角度说,德国电信辩护律师认为是股民的投资决策失误导致了损失,“他们起诉的实质,不过是为了掩盖他们当时投机的心态”,确实也并非没有道理。
    这让人想起去年我们掀起新一轮“全民炒股”狂热时,大量涌进的新股民,恰恰也表现出一种急功近利的投机心理。许多人连炒股的常识都知之甚少,有些人经济实力并不具备,甚至有人将房产作抵押炒股,都义无反顾地去股市“博一记”。不仅证券公司人满为患,上班时间炒股成风,更夸张的是,甚至有学生也已无心读书而迷上了炒股。
    “全民炒股”,很大程度上是投机性狂热的产物,无论是国家经济的发展,个人财富的增加,还是上市公司乃至股市的健康理性发展,其实都排斥“全民炒股”。当我们开始初尝“全民炒股”的苦果时,德国“全民炒股”后遗症“病得不轻”,值得我们警醒。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