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杨丽娟与媒体谁比谁更疯狂

(2007-04-09 08:29:16)
分类: 时评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4月09日河南商报

  对杨丽娟事件,媒体理应淡化乃至冷处理

  ■钱夙伟(职员)

  疯恋刘德华的甘肃兰州女狂迷杨丽娟,日前偕母亲抵港处理父亲后事,7日又展开疯狂的侵“华”之旅,她们甚至到华仔寓所求见偶像,结果徒劳无功。大批传媒闻风而至,令华仔寓所外,排了长长的车龙。由于母女俩大闹现场,最后要出动警方介入,闹剧才暂告一段落。(4月8日《成都商报》)

  杨丽娟的追星,已经失去了理智,如此走火入魔,显然是一种心理障碍。杨丽娟要摆脱长达13年的痴迷状态,回到正常的生活,当务之急是心理疗救,而不是与偶像单独见上一面。这一点,媒体其实是很清楚的。

  因此,对于此番杨丽娟抵港处理其父后事,媒体理应淡化乃至冷处理,千万不能再为杨丽娟的追星推波助澜。

  然而,媒体依然表现出过度的“热情”,即使杨丽娟到快餐店买东西吃,也有大批传媒追访,继续营造了一种让杨丽娟“人来疯”的氛围,让她误以为自己见偶像一面的要求,因为处于媒体的聚焦之下而有可能实现,从而痴心不改。

  其实,从杨丽娟一人的追星,到全家的不能自拔,尤其是其父母不惜倾家荡产来满足女儿的疯狂;其父自杀后的遗愿竟然仍是让女儿见偶像一面,这一悲剧的逐步升级,媒体有不可推卸的责任。譬如,其父去年写“请愿书”,“泣泪”向华仔“请愿”见女儿一面,全国许多媒体居然一起刊发,对这个家庭的误导,显而易见。

  实际上,广而言之,即使是最初追星族的形成,媒体也难辞其咎。这些年来,过分的甚至荒唐的炒作明星,对于青少年的偶像崇拜,给以火上浇油般的影响。而一再出现的追星悲剧,可以说正是媒体对明星无度炒作的恶果。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