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幸福·心瑜伽》261-270(于伽主讲)

(2018-12-26 21:47:15)
标签:

杂谈

261、亚当·斯密于其《道德感情论》中阐述“幸福,即是平静与享乐。然而,在没有平静的情况下,享乐是不可能的;在完全平静的时候,则是无论发生什么事情都能够与其为乐”

262、个人善良的总和就是最大的幸福。

263、把人类的“欲求”作为研究重点的社会心理学家亚伯拉罕·马斯洛的解释为:人的欲望的一个阶段一旦被达成,他/她就会把更高层次的欲望作为下一步实现的标准,所以“绝对的幸福”是不存在的。

264、新宮秀夫认为,幸福并不从安心、富足、满足感本身而来,而是来自追求或维持这些要素时所产生的紧张感。

265、阿图尔·叔本华《关于幸福》 主张不要被周围的环境所左右,要无视所有眼前看到的东西,这样才能使心情平静。世俗幸福的来源大致分为:人们的生活状况、人们所拥有的东西、给他人留下的印象、最重要的是人们的生活方式。

266、伯特兰·罗素《幸福论》一书认为幸福就是把注意力转移到感兴趣的地方,以积极心态生活。嫉妒使人感到不幸福,所以请不要与他人攀比。

267、真正的幸福源自对自我能力的充分发挥,以及对这个世界的充分掌握。

268、人生的幸福,并不是因为困难少或者完全没有困难,而是将它们全部出色地克服。

269、若将幸福解读为“欲求的满足”,则虽然在欲望得到实现时,人的状态确实会变得比之前幸福些,但又往往因为无法看清此欲望到底为何物,欲望所指到底为何物而被焦躁吞没,沦为欲望的奴隶,在无法永远满足的无限膨胀的欲望的阴影下深受折磨和痛苦。

270、幸福正如《论语·述而》所云,“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快乐和幸福不仅是一种主观感受,更是一种可以通过主动地确立自我的心境而获得的结果,而不受环境的约束。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