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1、衣食无忧的你,生活富足的你,体式练的很好的你,是不是也经常会被内心的情绪所困扰呢?那不断从内心冒出来的浮躁与不安,一次次想要击垮你,而你对它的了解又有多少呢?关照自己的内心处在什么状态下,是幸福·心瑜伽最重要的功课。——《幸福·心瑜伽》(于伽主讲)
2、心猿意马是一个成语,比喻人的心思流荡散乱,如猿马之难以控制。思维好像猴子在跳、意识像马在奔跑一样的控制不住。形容心里东想西想,安静不下来。一颗浮躁不定、不平静的心。《西游记》里“心猿”指孙悟空,“意马”指白龙马。瑜伽就是被称为“轭”的工具,用于驾驭心猿意马。——《幸福·心瑜伽》(于伽主讲)
3、“心”有两种特性,即散乱驿动的心和心住一处的心。因此,“心”即可向外也可向内。若能将这两种力量联结合二为一,就是走向瑜伽的三摩地。被称为经中之王的《妙法莲华经》也有四句偈表达同样的理念:“若人散乱心,入于塔寺院,一称南无佛,皆已成佛道。”——《幸福·心瑜伽》(于伽主讲)
4、在纷繁复杂的尘世中,在喧闹熙攘的城市里,我们的攀缘心,就犹如一只猴子,有树就要爬,有外境就要去缘,缘又不专注,乱蹦乱跳,让专注它就很难受,内心就是这样一种妄想。瑜伽修行就是要对治妄想,对治散乱的心、攀缘的心。——《幸福·心瑜伽》(于伽主讲)
5、道家和瑜伽一样强调修心,道家修心讲究融入自然,他们把修心叫炼心,重点在一个“炼”上。其内分六法,即心广、心正、心平、心定、心静、心安。其实用四个字来概括,就是“恬淡虚无”。《黄帝内经》第一篇《上古天真论》中有一段话是这么说的:“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这实际上是治疗当代人心灵疾病的一个良方。——《幸福·心瑜伽》(于伽主讲)
6、“人之初,性本善”,善良是人的天性。人心本是一颗纯净简单心,善良慈悲心,充满着爱。只不过受红尘功名利禄的诱惑,荣辱得失的挤兑,喧嚣嘈杂的干扰,这颗心变得复杂浮躁起来,不再清澈透明,慢慢失去了自我。瑜伽就是让我们不忘初心,回归本心。——《幸福·心瑜伽》(于伽主讲)
7、“春有百花秋有月 ,夏有凉风冬有雪 ,若无闲事挂心头,便是人间好时节。”为宋朝无门慧开禅师所作,一年四季,每个季节都有每个季节的美,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如果能没有闲事烦心,没有忧思悲恐惊缠绕心田,那么每年每季每天都将是人间最好的时节。有个好天气,不如有个好心情!——《幸福·心瑜伽》(于伽主讲)
8、瑜伽是印度圣哲(rishis)从自然中找到灵感和真理,认识到生活在尘世中并摆脱尘世眷恋与负累以获得自由的技能。真正的瑜伽是修心的,而通往我们内心幸福的大道,可能会受到多种因素的阻碍,如缺少认知、自我偏执、不平衡的生活方式所带来的压力、消极情绪态度和思维方式等等。——《幸福·心瑜伽》(于伽主讲)
9、修心不是为了让一切变得更好,而是允许事情变得更坏。我们改变不了这个世界,但是我们可以改变自己。如果我们改变不了事实可以改变心情,改变不了别人可以改变自己,这样生活会简单点,幸福快乐也会多点。——《幸福·心瑜伽》(于伽主讲)
10、瑜伽是驾驭自己的心的意思,而中国有一句成语“卑以自牧”也是表达的这个意思。“卑以自牧”的意思是指以谦卑自守,出自《易·谦》:“谦谦君子,卑以自牧也”。“牧”就是养的,守的意思。养的是谦卑的心,守的也是谦卑的心。看来能做到谦谦君子,也就是瑜伽人了。——《幸福·心瑜伽》(于伽主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