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哈他瑜伽之光》第七讲(第一节)

(2018-05-07 20:41:47)
标签:

杂谈

《哈他瑜伽之光》第七讲(第一节)

5月7日21:00-21:20

主题与作业:

1、练习呼吸控制的四个条件

2、梵语Prāṇāyāma如何解释

3、呼吸与调息的区别

4、何谓吐纳

一、第二章的主题——呼吸控制

《哈他瑜珈之光》(于伽英文譯本)2.1:

Posture becoming established, a Yogi, master of himself, eating salutary and moderate food, should practice pranayama, as instructed by his guru.練就了體式,瑜珈士控制了自我,吃有益健康和適可的食物,應該在上師的指導下練習呼吸控制法。

Prāṇāyāma is made out of two Sanskrit words prāṇa (प्राण, breath) and ayāma (आयाम, restraining, extending, stretching).

瑜伽的“调息法”在梵语中用“Prāṇāyāma”表示,其中prana意思是”生命之气”,ayama是“扩张、扩展”的意思(另外解释:prana+yama,yama表示“控制”的意思)。瑜伽的调息法通过有规律地吸气和呼气,以及有意识地进行屏息,刺激和按摩所有的内脏器官,进而唤醒潜藏在体内的能量(生命之气),使之得以保存、调理和提升。

在瑜伽的理论里,当人控制了生命之气以后,就可以进而控制宇宙中的其他能量。虽然瑜伽调息法带有一定的神秘色彩,但确实是一套行之有效的健身调息法。

瑜伽行者认为:呼吸是将身体与精神联系起来的纽带。呼吸的方式与人的感情和心态有着本质的联系,平稳而有控制的呼吸能增强人的力量和活力。有意识的呼吸控制可以平抑情绪的波动,帮助您找到强大、平静的内在自我。所以,在所有的瑜伽经典理论中都认定: “呼吸是瑜伽实践的源头。”

练习呼吸控制的四个条件

1、练就了体式

2、控制了自我

3、吃有益食物

4、依循上师指导

体式练错了伤筋动骨,呼吸练错了神经错乱。

二、自心为息,心息相依

《哈他瑜珈之光》(于伽英文譯本)2.2:

Respiration being disturbed, the mind becomes disturbed. By restraining respiration, the Yogi gets steadiness of mind.

呼吸處於不穩,內心變得不安。通過控制呼吸,瑜珈士獲得內心安定。

自心为息

呼吸与调息有很大的区别。呼吸是基础,它是为我们更好地进行调息所进行的准备,也可以说是调息的一部分,其更多的作用是加强我们身体对吸入气体的利用与控制。

三、吐故纳新

《哈他瑜珈之光》(于伽英文譯本)2.3:

So long as the (breathing) air stays in the body, it is called life. Death consists in the passing out of the (breathing) air. It is, therefore, necessary to restrain the breath.

呼吸存在於身體多長,就意味著人活多久。死亡在於呼吸的離去,因此,有必要控制呼吸。

一个人一辈子吃饭是定数,呼吸是定数。

呼吸为吐纳

何谓吐纳

吐纳:吐故纳新,古代道家的养生之术。

吐纳指把胸中的浊气从口中呼出,再由鼻中慢慢吸入清鲜之气。语见《庄子·刻意》:“吹呵呼吸,吐故纳新。”就是说吐出浊气,呼入清气。三国 魏嵇康《养生论》:“又呼吸吐纳,服食养身,使形神相亲,表里俱济也。”《云笈七签》卷三十二《服气疗病》曰:“凡行气以鼻内 (纳)气,以口吐气。微而引之,名曰长息。内气有一,吐气有六。内气一者吸也。吐气六者,谓吹、呼、唏、呵、嘘、稲,皆出气也。凡人之息,一呼一吸,无有此数,欲为长息。吐气之法,时寒可吹,温可呼,委曲治病。吹以去热,呼以去风,唏以去烦,呵以下气,嘘以散气,稲以解极。”即认为吸取生气,吐出死气,即可长生不死。

吐纳属气功中的炼气技法,吐纳即呼吸,呼吸包括外呼吸和内呼吸。外呼吸是指在肺内进行的外界空气与血液的气体交换,也 称肺呼息。所谓内呼吸,是血液与组织细胞的气体交换,也称组织呼吸。气功的呼吸,主要调整肺呼吸,使之达到古人形容的“吐惟细细,纳惟绵绵”的均匀、细缓、深长的程度。进而对内 呼吸产生良好的影响。据说吐纳练习均为入门者修炼,当吐纳练息达到高层次时,则无息可调。那时呼吸微微,忽然遽断,进入胎息境界。〈〈抱朴。释滞〉〉说:“得胎息者,能不以鼻口嘘吸,如入在胞胎之中”。意指练功至深者,就像胎儿在母腹之中,鼻无出入之气。胎息是吐纳练息的最高境界,道教中许多道士都偏爱此功。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