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321、艾扬格大师把瑜伽比喻成一颗树,制戒(Yama)当中的通用原则正是树根;而内制(Niyama)中的纪律组成了树干;体式(Asana)就是这树枝;而能够为树木提供成长养分的树叶是呼吸控制法(Pranayama);树皮保护树木不会腐坏,就是制感(Pratyahara);专注(Dharana)是汁液,滋养整棵树;而过程中汁液流经树身使其结实挺立,最终开出冥想(Dhyana)之花,结出果实——三摩地(Samadhi)。——《瑜伽365天》(于伽著)第六輯
322、圣哲帕坦加利说过:体式的掌握能够让习练者免受二元性的打扰。这才是练习体式的真正目的。——《瑜伽365天》(于伽著)第六輯
323、斯瓦特玛拉玛在《哈他瑜伽之光》中清楚表示:体式练习不仅带来身体的健康和轻盈,更可以根除身体和头脑中的惰性和激性特质从而摧毁引起心理干扰的疾病。所以瑜伽练习应该从体式开始。——《瑜伽365天》(于伽著)第六輯
324、《泰迪黎耶奥义书》中有这样的描述:“掌握了体式的人便征服了地狱、人间和天堂三界。”这正好是对应着身体、头脑和自我这三个领域。——《瑜伽365天》(于伽著)第六輯
325、瑜伽需要传承,传承从来不是分裂的,而是用智慧连接、通达一切。——《瑜伽365天》(于伽著)第六輯
326、道为出世间无为法,术为世间有为法,修行只问求道而不屑于术。如今看来,道无形而术有相,二者其实不二。以道驭术,以术承道,术即是道在娑婆人间、物质世界的化身,语言文字如同道的报身,本体心性为法身,传承的以心印心也是连法身印,即yoga mudra。——《瑜伽365天》(于伽著)第六輯
326、其实体式不必练的太多。《哈达瑜伽之光》中只出现了15种体式,大多数是坐姿体式和仰卧体式。——《瑜伽365天》(于伽著)第六輯
327、二十世纪初,印度民族主义者从古老的哈他瑜伽中找到了颇具印度特色的健身文化的基础。克里希那玛查雅是一个智慧的学者,他牺牲了自己的体面而踏上了脱离常规的哈他瑜伽追寻之路,在这次复兴运动中起到了先锋作用。没有他,就没有现在瑜伽的模样。——《瑜伽365天》(于伽著)第六輯
328、瑜伽老师所传达的不应该只是简单的习练和自我感悟,而更多的是在提倡一种全然的生活态度,面对和承受生命中的所有磨难与喜悦,并与他人分享。——《瑜伽365天》(于伽著)第六輯
329、瑜伽应该包容,而许多瑜伽人都为了显得自己非常专业,专门在小地方挑人家的毛病,并把这个视为高明。——《瑜伽365天》(于伽著)第六輯
330、不论在什么行业或领域,提高技能与能力的最有效方法全都遵循一系列普遍原则,就是刻意练习。成为任何领域高手的关键因素不是文化,不是艺术,不是哲学,不是制度,不是自虐,而是刻意练习。——《瑜伽365天》(于伽著)第六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