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211、木心说:“轻轻判断是一种快乐,隐隐预见是一种快乐。如果不能歆享这两种快乐,知识便是愁苦。”所以快乐来自于适度。比如瑜伽方面,如果你暂时不能改变一些判断和预测,那你能不能让它们变得轻轻和隐隐呢?一方面,给自己留改错的空间。还有,就是能享受木心所说的那种快乐。——《瑜伽365天》(于伽著)第六輯
212、瑜伽修行的过程,都是从一只必须学会伸展的狗,最后成长为一只可以放松的猫的过程。——《瑜伽365天》(于伽著)第六輯
212、克里希那穆提说的一句话:“你选择跟随一个理论,跟随一个上师,你就选择放弃了跟随真理。”在瑜伽的路上,你是选择了一个流派,一个老师呢,还是选择了森林,选择了真理。——《瑜伽365天》(于伽著)第六輯
213、灵其实是不用修的,它就在那里,我们要修的是身与心,让身心灵一体保持平衡。身心修好了,灵是一个水到渠成的过程。——《瑜伽365天》(于伽著)第六輯
214、帕坦伽利在《瑜伽经》里提过多种神通,但他却不提倡神通。《无量寿经》中佛陀对他“神通第一”的大弟子目腱连说道“神通和智慧的关系就是一滴海水和大海的关系”。——《瑜伽365天》(于伽著)第六輯
215、一个人只拥有此生此世是不够的,他还应该拥有瑜伽的世界。——《瑜伽365天》(于伽著)第六輯
216、无论你在瑜伽练习的哪个阶段,都要注重呼与吸的结合、身与心的结合,找到身体的空间,没有急促的呼吸,没有游离的心神。——《瑜伽365天》(于伽著)第六輯
217、每个瑜伽体式的完成,肯定不是机械的练习,必须结合身心灵,身体的稳定和心的专注。——《瑜伽365天》(于伽著)第六輯
218、即使只是简单的瑜伽体式,每个细胞都在参与到体式中。——《瑜伽365天》(于伽著)第六輯
219、每个人这一生,都有两次诞生,
一次是肉体出生,一次,是灵魂的觉醒。瑜伽人也有两次诞生,一次关于体式,一次关于冥想。——《瑜伽365天》(于伽著)第六輯
220、怎么才能做到一个行业里的一流呢?无非是甘于寂寞,精心打磨自己,不抱怨、不浮躁地把每个细节做到极致。只有那些孤独地把事做到极致的人,最后才可能成为人们心目中的大神。——《瑜伽365天》(于伽著)第六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