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于伽
于伽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105,903
  • 关注人气:4,004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如是我聞1:五蘊皆空(于伽編著)

(2017-08-10 10:39:53)
标签:

杂谈

如是我聞1:五蘊皆空(于伽編著)

「五蘊皆空」出自《般若波羅蜜多心經》「觀自在菩薩,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照見五蘊皆空,度一切苦厄」。眾生由此五者積集而成身,故稱五蘊。五蘊都沒有了。指佛家修行的最高境界。

五蘊(Skanbha):即色蘊、受蘊、想蘊、行蘊、識蘊。蘊是蘊藏、積聚的意思。如色蘊,聚集了過去色、現在色、未來色、粗色、細色等統稱為色,因此色蘊是色的總和,色在這裡相當物質,我們對物質的認識,不外乎從形狀(形色)和顏色(顯色)的色相上,因而佛家稱物質曰色。

受蘊,受是接受領納的意思,當我們面對順境或逆境時,所產生心靈上的情緒,這有苦樂憂喜捨的不同;想蘊,想是獲取、想像的意思,在我們接觸環境時,必然會攝取事物的影像,然後給它安立名稱;行蘊,行是對事物進行判斷並訴諸行動。識蘊,識是了別義,是精神領域的統覺作用。

色蘊屬於物質現象範疇,受、想、行、識四蘊是屬於精神現象範疇。

五蘊舉例來說,我們的身體、頭髮、皮、肉、骨頭、牙齒等等,都是色蘊,是物質的東西。我們和外界的接觸,都有一個感覺,這個感覺,好的、痛的、舒服的、苦受、樂受,這是受蘊。我們再進一層,對這些思想,對外境進行概念,瞭解、認識、聯繫、分析、綜合這些的作用,那就是想蘊。行蘊就是我們推動這個心造作,還有其他的一些心理活動。識蘊就是我們的心,真正那個心。

五蘊,是佛家對世間一切生滅現象所作的簡單歸納和說明。為了說明「五蘊皆空」,《心經》上用「色不異空,空不異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識,亦復如是」來進行解說。

《心經》的照見五蘊皆空,是說世間的一切生滅現象並非實有,而是空的。空不是什麼都沒有,而是說五蘊的‘有’,並非有如我們所執的實在性,‘有’是假有,因此,空,是對‘有’的實質的透視,即:有是指名義上的有,你認為有就有,空也是指名義上的空。空,是破除我們對‘有’的錯誤執著,倘能照見五蘊皆空,人類自然能夠度脫一切煩惱痛苦。

當我們在努力時,在沒有取得實質性的突破時,利用「五蘊皆空」就能幫助我們擺脫困難,讓我們清楚「有和空」是相對的,不必為有和空而苦惱,只要珍惜經歷過程中的快樂便是了。

——選自《如是我聞》(于伽編著)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