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佛山阴与阳瑜伽培训总结

(2017-05-30 14:19:40)
标签:

杂谈

1.陆晓菁 :接触瑜伽有一段时间了,却是第一次参加工作坊。我一直对工作坊都抱着犹豫,但不知道为什么很坚定地选定了参加于伽老师的工作坊。这就是老师说的前世修来的缘分吗?一切都那么自然美好!于伽老师平和、亲切、耐心、专业、灵活、智慧…… 他的完美和魅力在这几天的学习中都很自然而然地展现了出来,而且深深地影响了我,无论是瑜伽体式的细节讲解,还是由瑜伽中引申到如何察觉自身的问题和关于生命生活的话题。老师说:“你做错了,是因为你做过了”提醒着我:做体式,不能“太标准”,当你的身体这里没开那里没通,就按最标准的规格去做,就会有损伤。突然我想起艾扬格大师也书中说过,瑜伽带给很多人身体的损害,是因为他们都要模仿他的动作,却不知道他达到这个动作用了多长时间多少努力。体式做出来是为自己,不是为展示,察觉到自己哪里有问题才是重点。老师用自己那么多年亲身经历和领会总结出一套方法帮助我们如何自我检查和自己调整,这是多么的珍贵!我要好好珍惜,所以接下来我会好好整理笔记,反复体会到当中。而老师在讲解体式中会穿插讲解瑜伽经和典故名语,这也提醒着我勿忘初衷:修身以达修心!总的来说,这四天收获很大。很感恩与老师的相遇,很感激老师的教诲,我愿我以最开放的心,去继续我的瑜伽之路,期待下次与老师相逢时我们的心灵能量会更相通!

2林明娟 :通过这次培训让我重新真正认识,了解瑜伽,四天的培训很短,于伽老师课堂上所讲到瑜伽体式对于我这个初学者还需要我往后很长的时间去慢慢消化,但在心灵上我突破了自己学会接纳、包容、放下偏见。因为这次培训我得到来自五湖四海的朋友,感恩于伽老师,感恩遇见!

3胡修丽 :2017,5月27,于伽老师颠覆我对传统瑜伽的教学和看法,例如,跷二郎腿,一本正经的会跟会员说,这个姿势不好,会导致骨盆倾斜从而引起一系列问题,例如脊柱侧弯,长短腿,知道万事万物阴阳平衡协调以后,知道这个动作可以有,左右腿平衡的翘一下就好。明天交作业不能这么白话。这几天我学到了什么呢?阴瑜伽是走心的瑜伽,臣服,接纳,还有就是更多对传统体式正位可以有自己的建议和意见放进去,去研究哪个体式问题出在哪,怎样按照自己的思路去解决问题,忘掉你所学过知识,用智慧去解决问题,去不断创新,很多体式做起来让身体和感觉告诉你,什么是你最佳的选择和状态,身体是你最好的老师[胜利],要做一个会教,且有智慧的教练,感恩相遇,感恩老师。

4.吴霞:这几天学到了更多关于瑜伽的细节,以及怎么使用辅助工具,怎么正确纠正体式等等。于老师讲得很仔细,让我对阴阳瑜伽有更深的了解,感恩老师!整天的讲课辛苦了!🌹🙏

5.邹瑞 :此刻,真诚的追求者以弟子的正确态度(没有偏见、没有定见、道心坚强、胸襟宽广),以正确的探究之心,适时适地的亲近一位开悟的老师,瑜伽的传承便发生了。是的,三天的课程,已悄然印证《瑜伽经》开篇第一句话。

每天既看到老师焚香、泡茶、研磨咖啡以及认真严谨教学、探究真理和谈及瑜伽大师们面露虔诚这些传说中“瑜伽行者”该有的姿态,同时也看到老师在看到美食美景时象孩子般喜悦以及面对不同学生时的接纳包容,还有时不时的幽默风趣和玩转朋友圈这些特有烟火气的模样。老师用自己的状态亲自践行了瑜伽的真谛:身心和谐,圆融通达。

大道至简、殊途同归,三天的学习,把以往学习的无章法的瑜伽体式、中医、国学、心理学甚至管理学渐渐串在了一起,但苦于姿质平庸,应该还需经过长期修炼和学习才能真正领悟。

庆幸自己在最后的时间决定参加这次培训。瑜伽练习,虽然五年有多,但在这三天后,才感觉真正上路。我会继续以正确态度、探究之心去向明师学习,同时持续的去努力。感恩于伽老师的教授🙏感恩lily的引荐🌹

6@秋天的童话 

7.敏芝:首先,我是一个不擅长语言表达的人,请多见谅!这几天的培训,虽然短暂,却获益良多,原来瑜伽里头包含了哲学、佛学、解剖学…老师的授课听得我津津有味,体式的分拆、变式、辅助…也悟出了很多做人道理,原本的我也是井底之蛙,可以在老师身上,感受到老师的博大精深…也是一种福气,人要学会内观,再给予传承… 学海无涯苦作舟!记住老师的训话:没有偏见、没有定见、道必坚强、胸襟宽广。最重要的是,祸从口出,病从口入!时刻铭记于心!Ps:老师原来还是一个和蔼可亲的人,跟老师相处没有隔阂。希望老师以后多点来佛山传承![愉快]

8.宁秀梅:关注于伽老师已经有几年,但一直无缘相见,去年,老师来开课时,只上了一节公开课,因为自身原因错过,却也机缘巧合,有幸进入于伽弟子五群,故自觉该改口尊称师父,在群里学习师父的经典著作与他翻译的瑜伽经。

今年,无论如何也要与师父结缘,于是,我们便相聚课堂。通过这三天的学习,我对阴瑜伽有了更多的了解,也学习到了很多实操性的辅助与理疗,为日后的教学打下坚实的根基。

但个人感觉获益最深的反而远远不止于瑜伽,更多的是从师父身上看到了许多的闪光点。我佩服于:师父的一万小时理念的学习态度、四国语音能力、宽广的眼界与知识面;羡艳于:师父的世界游学经历;崇拜于:师父那颗上善若水的心。突然发现,这就是我多年来追求的梦想的模型。

师父乐观向上的精神,让我坚信:心境和态度决定一生的境遇,保持一颗健康的心态胜过一切;只要对自己有信心,不利的环境也不能阻碍一个人的发展;无论身在何处,怎样的地位,只要拥有一颗平常心,生活就会快乐充实,事业就会一帆风顺。

看过的书中有这么一句:有人在灰尘里叹息,有人在灰尘里堕落,有人在灰尘里跳舞……

I believe that I can dance in every times!

我相信吸引力法则,用心去把日子活成我想要的样子。

——感恩于伽师父的大爱无边!

9.王凡 :致开悟的老师:

第一次学习阴瑜伽,认识了阴瑜伽,对阴瑜伽有一个初步的了解,打破了我个人平常对瑜伽的一些常规理解。除了在阴瑜伽的课堂上收获了体式的技巧与方法,更是收获了老师这么多年沉淀下来瑜伽生活的精华,感恩老师能将这些无私的分享给我们。

阴瑜伽的体式不多,对于初学者要想练好它,真正的认识它,还是要在培训后,认真的去练习和领悟。但这次我最多感受的是老师在精神层面的讲解,也感受到我们应该将阴瑜伽带入生活,生活中的一些不得已就像在阴瑜伽某个体式中的停留:是不执着标准,不定见,像水一样~能以柔克刚,能滴水穿石,能融入大海,心包虚空,最终经过沉淀能回归清澈,让我们心灵在任何环境中能保持清澈的心灵,不忘初衷~(用慈悲喜舍来对应乐苦善恶,在这种情况下培养心灵不受干扰。)

再次感恩伟大瑜伽修行前辈的经验和教训🙏

10.黄忠燕:在瑜伽的路上,我才刚刚开始,如果说Lily是我的领路人,那么于伽老师就是我瑜伽路上的一盏明灯,让我更加坚定的走下去,过去对瑜伽的认识仅仅停留在表面的体式上,而老师的课让我觉又上了一个阶梯,让我在强身健体的同时,心灵也得到释放!用一颗豁达的心包罗万象!感恩遇见,希望以后有机会再结师徒缘!

11.Ada 感谢老师这几天的分享和教导,感谢瑜伽🙏感激遇见🙏Namasti🙏

12.玛雅:感恩遇見🙏感恩于伽老師用通俗易懂的方式讓我加深對蔭瑜伽的認識和了解,填補了以往學習中忽視的小細節,也豐富了我在以後教學中方法和教學知識~~~更是堅定了我在瑜伽路上的堅持,Namaste🙏

13.致锋

于2017年5月下旬有缘接受到于伽老师的课程有感,写几行字记录感悟,大胆对经典表达了自己的看法,如有不妥望老师给予训示。

 

如果问你一句为什么会喜欢瑜伽,并且坚持一直练习一直学习。你们会怎么回答呢?

当今社会“瑜伽”的练习(修行)者不在少数,肯定有很多人喜欢着它。但是如果问具体是什么东西让你喜欢它。出汗、健康、开心、愉悦、放松?好像感觉回答什么都不够全面。对我而言,通过这次于伽老师的分享我开始有了一些自己的看法。

人为什么会烦恼?因为不在当下。就像你在做自己事情的时候思绪有多少时候已经飘到了你的孩子、丈夫(妻子)、同事、老板或者刚刚和你打过招呼的人身上了。

所以很多人好虽然活着,但是却经常感受不到,或者享受不到自己每一刻都在绽放的美妙生命。

如果现在要你深呼吸,凝视鼻尖。或者做一个瑜伽体式。你的思绪就不会跑掉,此刻你便真真正正的与自己在一起。“当下”便开始滋养你的身体。

瑜伽体式为什么会有八万四千个?因为人有八万四千种烦恼。就像佛陀制定佛教戒律一样,犯一个,制定一个。

“瑜伽是控制意识的波动。于是真实的自我,便在纯洁的本体里安住。”

瑜伽就是要把你的能量从你的孩子、伴侣、同事、朋友等等的人身上拉回来,让你安住在当下。我觉得这个让我们开心、愉悦、出汗、放松的,就是亲近自我的时候的能量。这是“安住”的能量。尽管只是片刻,但却足矣令我们身心愉悦。

老师说过,万事万物都有它的拮抗力,有善必有恶,有邪亦有正,自由也需要戒律。

三摩地(开悟)是灵魂的自由。往大说,有些僧人通过苦行、发愿来修行希望消除苦厄达到极乐。往小去说,普通百姓也希望自己能遇到万事都可以看开点,心里舒坦,高枕无忧。所以很多人行善、捐款来持戒自己。所以瑜伽才有了八支。

“此刻真诚的追求者,以弟子的正确态度、正确的探究之心、适时适地的亲近以为开悟的老师,瑜伽的传承便发生了。”

追求者为什么会“真诚”?我觉得狭义的来说是因为追求者“很需要”。我身边很多踏上瑜伽或者其他修行道路的人,都是因为心理或者身体有伤痛。伤痛都是各种不好的经历导致的。有了伤痛便会寻求解脱或者疗愈。这可能也算苦行的一种吧?受到的苦痛越大,求道便会越真诚。阴极生阳,瑜伽的种子便在不同人的心中,以不同的形态出现了。

 

上了于伽老师的课感受很深,奈何文笔笨拙,难尽全意。望老师不嫌指导。

 

 学生陈致锋,写于2017年5月28日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