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237、《瑜伽經》告诉我们不執著才能解脫。对自己执着的减少,是你变得更自由的征兆。——《阴瑜伽絮语》(于伽编著) 第三輯
238、荀子曰:“强自取柱,柔自取束。 ”指物性过硬则反易折断。阴瑜伽培养不培养刚强,培养的是柔弱。——《阴瑜伽絮语》(于伽编著) 第三輯
239、阳瑜伽培养阳刚,阴瑜伽培养阴柔。阳刚有阳刚之美,阴柔有阴柔之美。——《阴瑜伽絮语》(于伽编著) 第三輯
240、《瑜伽经》第二章第一节告诉我们研读经典也是瑜伽的一部分。當我們無法找到答案時,試一試研讀經典,經典裡包含了妳所有的疑問、困惑,跟隨經典的引領,這也是傳承了源頭的能量。——《阴瑜伽絮语》(于伽编著) 第三輯
241、刚者,坚毅也;柔者,智慧也。阴瑜伽培养我们的智慧。——《阴瑜伽絮语》(于伽编著) 第三輯
242、忙,心忙則亡。瑜伽让我们告别忙。——《阴瑜伽絮语》(于伽编著) 第三輯
243、我们在阴瑜伽保持时体会的痛苦表明上来自身体,其实来自内心。《瑜伽經》上说一切痛苦都產生於無明。無明是把無常、不淨、痛苦和非我認作永恆、純淨、快樂和真我。——《阴瑜伽絮语》(于伽编著) 第三輯
244、親身體驗而來的智慧,才能破除無明。——《阴瑜伽絮语》(于伽编著) 第三輯
245、阴瑜伽让我们发现身体阴暗的一面。阴暗中,有我们最闪耀的潜能。对自己的阴暗面视而不见,无非就在扼杀自己最鲜活的生命力。——《阴瑜伽絮语》(于伽编著) 第三輯
246、陰陽,陰在前,陽隨後,陰是基礎。——《阴瑜伽絮语》(于伽编著) 第三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