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111、我在精神上离群索居,用瑜伽来抗拒粗陋的生活与不知不觉的堕落,我在一片精神乐园里找到宁静的快乐。—《瑜伽365天》(于伽著)第五輯
112、人生有很多先天的潜能都被后天埋没了。我想通过瑜伽从中看到一种最初状态的不设限的人生。—《瑜伽365天》(于伽著)第五輯
113、小提琴家梅纽因60岁时,在为他举行的贺寿音乐会上,他一登场竟对着台下的听众来了个倒立,引来全场观众热烈掌声。
人们问他:“练瑜珈对拉琴有什么好处?”他说:“瑜珈功可以让人的精神得以高度集中,但又处于非常自然而放松的状态。这样,你就不再紧张,不再刻意思考,那种自然的感觉会随着你内心的某个点而不断地增进和扩大。身体的机能和自信心也就会随之加强。这对身体,对拉琴,对一切都有帮助。其实,人们经常缺少的就是那种自然的状态。”—《瑜伽365天》(于伽著)第五輯
114、通过瑜伽苦行,体验身体的极限、饥饿、寒冷、炎热、体力透支、精神上的磨炼等,以达到净化心灵的目的。—《瑜伽365天》(于伽著)第五輯
115、佛教中所说的瑜伽,指相应的意思,与一般人认为的瑜伽是一种身心灵修练的观念迥然不同的。因为佛法认为有情的身、心、灵是无常、坏灭的五蕴,竭尽再大的努力与时间要想让这些法能够变成永恒,是一种错误的观念。—《瑜伽365天》(于伽著)第五輯
116、印度古语有云:世上有两种超越太阳轨道(获得永恒)的方式,一是在瑜伽中离弃世间;二是在战场上委弃身体。这其实与中国传统价值观有所契合,例如道教的“功德成神”说,与儒家的“忠烈祠”信仰。—《瑜伽365天》(于伽著)第五輯
117、杨绛先生说过:“我们曾渴望命运的波澜,到最后才发现,人生最曼妙的风景,竟是内心的淡定与从容;我们曾期盼外界的认可,到最后才知道,世界是自己的,与他人毫无关系;我们曾计较付出的回报,到最后才懂得,一切得到终将失去的,只能空留一抹浮名。走好选择的路,别选择好走的路,你才能拥有真正的自己。”她的心境,不是瑜伽人,胜似瑜伽人。—《瑜伽365天》(于伽著)第五輯
118、一则古斯拉夫祈祷文如此说:“主啊,请赐我力量去改变可以改变的事物,请赐我力量去忍受不可改变的事物。”其实面对命运,忍似乎是唯一法门。而瑜伽让我们学会忍受一切。—《瑜伽365天》(于伽著)第五輯
119、不管做什么行业,都有一年的学徒期,两年的生存期,三年的职业期,最后再步入事业期。所以你进入瑜伽行业最起码六年以后,才能进入事业期。—《瑜伽365天》(于伽著)第五輯
120、中医叫你去看西医,说明你病的不轻;西医叫你去看中医,说明你没的治了;中医和西医都让你去练瑜伽,说明你有救了!—《瑜伽365天》(于伽著)第五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