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4月《于伽師徒共背經典》第二輯(61—64)
《于伽師徒共背經典》(61)
諸比庫,此一行道,能清淨有情,超越愁、悲,滅除苦、憂,得達如理,現證涅槃,此即是四念處。
哪四種呢?諸比庫,於此,比庫於身隨觀身而住,熱誠,正知,具念,調伏世間之貪、憂;於受隨觀受而住,熱誠,正知,具念,調伏世間之貪、憂;於心隨觀心而住,熱誠,正知,具念,調伏世間之貪、憂;於法隨觀法而住,熱誠,正知,具念,調伏世間之貪、憂。
——于伽節選自《大念處經》
《于伽師徒共背經典》(62)
仙人葛翁曰:吾得真道,曾诵此经万遍。此经是天人所习,不传下士。吾昔受之于东华帝君,东华帝君受之于金阙帝君,金阙帝君受之于西王母。西王母皆口口相传,不记文字。吾今于世,书而录之。上士悟之,升为天官;中士修之,南宫列仙;下士得之,在世长年。游行三界,升入金门。
左玄真人曰:学道之士,持诵此经,即得十天善神,拥护其神。然后玉符保神,金液炼形。形神俱妙,与道合真。
正一真人曰:人家有此经,悟解之者,灾障不干,众圣护门。神升上界,朝拜高尊。功满德就,相感帝君。诵持不退,身腾紫云。
——于伽選自《清静經》
《于伽師徒共背經典》(63)
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狽,余獨不覺。已而遂晴,故作此。
莫聽穿林打葉聲,何妨吟嘯且徐行。竹杖芒鞋輕勝馬,誰怕?一蓑煙雨任平生。
料峭春風吹酒醒,微冷,山頭斜照卻相迎。回首向來瀟瑟處,歸去,也無風雨也無晴。
——于伽選自《定風波·三月七日》(蘇軾)
《于伽師徒共背經典》(64)
至道無難,唯嫌揀擇。但莫憎愛,洞然明白。
毫釐有差,天地懸隔。欲得現前, 莫存順逆。
違順相爭,是為心病。不識玄旨,徒勞念靜。
圓同太虛,無欠無余。良由取捨,所以不如。
莫逐有緣,勿住空忍。一種平懷,泯然自盡。
止動歸止,止更彌動。唯滯兩邊,寧知一種。
一種不通,兩處失功。遣有沒有,從空背空。
多言多慮,轉不相應。絕言絕慮,無處不通。
歸根得旨,隨照失宗。須臾返照,勝卻前空。
前空轉變,皆由妄見。不用求真,唯須息見。
二見不住,慎勿追尋。才有是非,紛然失心。
二由一有,一亦莫守。一心不生,萬法無咎。
于伽節選自——《信心銘》(隋·僧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