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第四輯" />
于伽感悟211:瑜伽是无处不可的,于山中可瑜伽,得其空灵;于海上可瑜伽,得其辽阔;于花前可瑜伽,得其馨香;于树下可瑜伽,得其阴凉;于日出可瑜伽,得其阳光;于月夜可瑜伽,得其静谧⋯⋯
于伽感悟212:我们的身体比心灵先行了太多步,并不是因为身体走的太快,而是我们心灵一直没有进步过。
于伽感悟213:瑜伽老师上节课,好像双手捧一碗水,每一步都要聚精会神,严谨认真。
于伽感悟214:瑜伽生活的本质就应简单如水的清透,也拥有四处流淌的韧性。不复杂,但也不无趣。
于伽感悟215:有时瑜伽老师要像演员,要用眼神和动作说话,而非言语。
于伽感悟216:瑜伽课要给会员留有许多余地,让会员区想象,补充。
于伽感悟217:一个人如果能摒弃不良的体态和生活习惯,寻求非物质的精神方式,这个人就有了瑜伽生活的品质。
于伽感悟218:体式只是一种手段,如果没有后续为人安心的冥想,那不过是给口渴的人以盐。
于伽感悟219:读罢艾杨格的《光耀生命》才知道,真正的大师,就是他超越了“技”而近乎“道”。
于伽感悟220:什么叫大师?大师就是通达之人:他有专业,但是,他已经超越了专业,他通识人间万象。他不仅能在自己的专业里判断事实,他更在广阔的人生中判断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