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弟子每日分享

(2015-07-23 21:47:15)
标签:

杂谈

11.@雁翎-瑜伽馆主/瑜伽老师-三门峡 
在于伽精舍私塾学堂,越来越感受到生活的美好!照例是一小时体式,一小时静坐。今天的体式主要是倒立:“对墙手倒立,头肘倒立,肩肘倒立,顶峰式,叩首式。”每个体式保持5分钟左右。早年由于身体的原因,经常头部供血不足,表现为头疼,头痛,头晕,记忆力下降,容易疲劳等症状,所以倒立是我每天早晚必做的功课。几年下来,那些症状早已离我远去,而倒立也在瑜伽之路上一直陪伴我,享受倒立的生活。
头倒立,在瑜伽中,被称为体式之王-----皇帝式。《生活瑜伽》中说道:“双脚是站立的根本,如树根一般的稳立在大地上,躯干的另一端是大脑,是“命”之所在,生命要成长,必须要先放弃大地的保护,使自己有个大反转,字义说来即是头上脚下的倒立。而《瑜伽,女人最珍贵的宝物》中也说到,大脑掌管知识,意志,记忆,想象力及思考力,大脑是人中心的本质,双脚离地往天堂方向指去时,灵性的,神性的你受到了滋润。在撑着自己个人重量时,你也锻炼了平衡感,考验了勇气,并帮助你以一个不熟悉的角度,用不同的视野去看待你所承载的重量和负担。
是的,我爱倒立,倒立让我身心健康,是让我拥有幸福的途径之一。
在此提醒,倒立虽好,由于每个人的身体状况不同,自己不要轻易去做,必须在专业的老师指引下正确的练习。
最后还是感恩师父弟子每日分享!感恩与同修们同行!弟子每日分享

12.@ૐ余未--教练--新疆 
高温天气让我无法安睡,[晕][困]12点睡下两点多就醒了,然后每一小时醒一次....6点半起来收拾一下就开始习练了,15分钟的迷你拜日,5分钟的蜻蜓5分钟的蝴蝶,睡天鹅各5分钟,四方左右各10分钟,剩下的时间准备尝试双盘,刚开始还窃喜有进步.....5分钟过后臀部肌肉被酸痛撕裂了一样,脚踝处压得大腿面生疼生疼,心口窝开始堵的无法顺畅的呼吸。[疯了]今天还是放弃双盘吧!随后就开始今天的快走4公里。
 能够每天跟大家分享一点点,让我觉得瑜伽之路不再孤单,感恩!弟子每日分享感恩师父!弟子每日分享弟子每日分享

13.@安冉~瑜伽老师*经商~河南鹿邑 
2015..7..23.
静坐,心情失落,小周打一下午的电话,愣是忍着没接。左腿先,右腿后,双盘,脑海里又像上次盘坐一样,飘过一个又一个移动的意象,我想对一朵花冥想,意识又走了,他占领我的脑袋,悲伤袭来,我问自己的心,可以舍弃吗?可以断绝吗?心里千万个声音再说,我不能没有他,我习惯有他,他的优点,和他的缺点。他的声音,回荡回荡。该如何面对自己的感情。选定一个伴侣度过今生,又害怕自己看不清。心里挣扎挣扎,内在看着我身,处于此刻,双腿越来越痛,越痛情绪上反而越能顺畅表达,不抑制,痛,痛,心里通透起来,那些堆积的情绪像洪水决梯。二十分钟,睁眼,不去想双腿的感受,背诵心经,一字一句,慢慢的,让文字浸润心灵,三十分钟,想突破一下自己,多坚持五分钟,又背诵一遍。下盘,雨刷式放松双腿,躺下感受身体血液的流动,又做犁式,鱼式。结束练习。
  清晨,又是美妙的一天,昨日阴霾一扫而光,那些纠结也消散。看错可了表,等清醒时已是七点,七点十分开始练习,腰背有些不适,用猫式缓解,变化的太阳A,也是想到什么就做什么,二十分钟结束练习。收拾完毕,下楼吃饭,去店里开门。

14.@尘微_若水瑜伽老师_海口 
瑜伽小感:
昨日和中学同学聚会,
因为她们不练习瑜伽,
每天看我清晨的静坐分享心得后,
好友就很友好提醒我说:
你是练习瑜伽练入魔了,
天天静坐冥想难道要成佛吗?
难道瑜伽和佛教有关吗?
当时我只微笑没有回答,
因为不练习瑜伽的人也许看到的就只是外在的体式和形式,
想说瑜伽也是一种完善的生活方式, 
也是一种爱好,
就像有人喜欢打牌有人喜欢钓鱼而我就喜欢在静坐冥想时内观自己。
瑜伽不是任何宗教,
而是会指引着自己心性的方向。 
它真实地指导着自己将瑜伽练习过渡到日常生活中。 
所以请大家跳出体位去看身体和心灵的关系,
我依旧还是从前的那个我,
只是比从前自律了,
更加能控制和约束自己的思维和行动了。
感恩老师让我进入这个大家庭里,
养成了每日静坐冥想的好习惯,
感谢大家每天的分享与陪伴弟子每日分享[玫瑰][玫瑰][玫瑰]
                              尘微小感与7.23

15.@宁芳-瑜伽习者-山西 
早上群里报到后,然后打坐。因为今天公公生日,先得去给公公拜寿,所以分享来迟。                                 今天第五天打坐,准备双盘时,心里有点恐惧,还是跟昨天一样,来回的换腿,寻找最舒服的状态,最后决定右腿在上,开始交叉点有点疼,心情无法平静,尝试深呼吸,慢慢的没有了感觉,我尝试着动动脚趾(因为前三天脚发麻根本没知觉),惊喜地发现脚今天根本没有麻的感觉,是不是双腿的经络通了?不会这么神奇吧?此时心情有点波动,因为喜悦,赶快调整呼吸,静听音乐……直到受过伤的右膝隐隐有点疼,睁开双眼,更是惊喜!53分钟,没有疼痛,没有麻木。随打开盘坐的腿,天哪,太痛苦了,右脚踝歪着,疼得半天正不了,用手轻轻搓揉一会,然后下地走路,神清气爽!感恩师傅,感恩瑜伽!

16.@朱朱—瑜伽爱好者—浙江衢州 
让习惯成为自然
                  ——我和《僧伽吒经》
       那天看到于伽师父在抄经,也无意中看到提起《僧伽吒经》,很亲切,因为这部经陪我走过快2年了。
       与《僧伽吒经》的结缘,是在2013年年底,无意中在“法界精进佛子共修道场”的微信上看到介绍《僧伽吒经》的种种殊胜,一想到有这么多好处,那赶紧抄吧!
      我找到结缘的店家。
      “请问,一部经抄完要多久?”
      “快的几天抄完”
       “一般抄几部?”
       “一部或七部”
       “好的,那我来14部,7部给我妈,7部我自己”
       ……
       就这样14部《僧伽吒经》来到我家。一打开,吓了一跳,比《地藏经》还长一倍!我终于明白几天就抄完一部的人根本就是一刻不停地在抄。
      我结缘来的《僧伽吒经》前文要求每部经必须在2个月内抄完,抄完还要念三遍。
      这样就开始抄经了。才抄了一个星期身体就出现了状况——因为是一笔一划地抄,加上平时用电脑手机打字比较多,已经不太习惯用笔了。可能是握笔太过,导致右肩颈不适。于是萌生放弃的念头,觉得保护身体要紧。但是潜意识里感觉不能这样。
       所以只有调整:尽可能轻松地握笔,经过统筹每日只抄一页半,大约20分钟……后来肩颈不难受了,我就调整为每日抄半小时2页……慢慢地我习惯了每日抄经,慢慢地习惯成了自然……慢慢地两个月两个月地过去了,架子上抄好的经一部一部的多起来了……现在接近尾声。
       感恩与《僧伽吒经》的缘分。在这个过程中我的领悟:做任何事,谨慎开头,认真过程,不计较成果。做了不能轻言放弃。
       每个人的因缘不同,别人有足够的时间精力耐力几天爬上山顶,而我量力而行,爬爬走走歇歇,几年上山顶,也一样。不强求。
      人生的旅程也是这样,是在调整中平衡,在调整中越过障碍或解除障碍。在人生低谷和萎靡时允许自己短暂地懈怠和休整。但不能扭头就走。
       上个月在西藏日喀则扎布伦寺,十点多才出寺庙,一位小伙伴转起了寺,我们无意识地就跟上了,结果转完寺一圈用了近两个小时!这中途,因为缺氧和饿了,我走走停停,甚至干脆在瓜摊吃个瓜,养足了精神再转!——转寺和转山的规矩是你多久转完是你的事,但你不能转了一半就开溜!而且一定是顺时针转!和人的一生何其相似!每个人寿命不同,但一样没有回头路。怎么你都得走完全程——用你自己的方式。
         抄经和打坐一样,让我明白,我不一定能管住我的心念,但至少目前我管住了我的肉身——尽管我多次懊恼地发现我边打着妄念边抄经!
       后记:因为老妈年纪大了,眼睛不好,为她结缘的经我替她抄。我不算是个好女儿,不怎么会照顾人,这几年忙自己的事也没有太多的时间陪她。所以想着唯一能做的好像也就是抄抄经念念经,为妈妈祈福保平安健康。但是最近我发现好像不是这样。我感觉祈福的前提是消业,消除了挡住福报的业障,(包括一遇困难首先萌生的退意就是第一重障),福报自然来了。
        现在对抄经的功德不再计较,还是那句话:该有的自会有,该来的正在来!

17.@蕾蕾-医师/教师/瑜伽老师-昆明 
心灵境界,从静坐开始—七月打坐心得
       如果要问我有什么方法可以保持充沛活力,我想说——早起、静坐。无论睡得多晚,尽量早起,尽量有一个规律的作息,这是这几个月来在师父的引领下慢慢养成的好习惯。
       早起,比应付上班的时间提前1、2个小时起床,可能对于很多上班族来说是件不容易的事情。其实,为了坚持下来,很实用的方法就是:1. 临睡前在床头准备好起床第一时间要穿的衣物;2. 临睡前不给自己任何借口关闭早起的闹铃;3. 闹钟一响便起床,不留丝毫赖床时间;4. 晨起第一时间开窗呼吸新鲜空气,和世界说声早安;5. 早起静坐,调养生身心;6. 带着一种轻松的心态,甚至可以算是一种游戏人间的心态来完成上述的事情。于是,我做到了早起,起床时间从6点到5点半,到现在5点准时起床,继之打坐冥想和瑜伽体位练习,乐此不疲。通过这样规律而积极的生活,最大的体验是心灵的净化和精神上的轻松。家人所谓的我目前的“最艰难时期”,现在看来并不痛苦,我开始学会真正的顺应,学会放下,学会平静面对,学会理解他人,学会给予和分享,学会成长。
       而帮助我能够顺利坚持早起的最大良方,则是静坐。我这里并不用“打坐”、“坐禅”、“冥想”这样的词语,我称之为“静坐”,是想要告诉大家,这是每个人都能做到的事情。
       静坐是东方独特的一种修心养性的传统方法,通过悉心练习静坐,可以感悟人生,认识自我,医治心灵的创伤,促进注意力集中,开发潜在的智慧。
       静坐的方法其实很简单。放松身体,将身体安顿在一种平稳、宁静、舒适的姿势之中,暂时将各种事务也放下来不理会,好像自己身处一个环境优雅的世外桃源,与世隔绝,再没什么牵挂,让心灵做一次彻底的放松。然后微微合上双眼,可以想象一处美丽的风景,或者把意识集中在呼吸上、身体里,轻轻地吸气,将鲜活的能量灌注到身体的每一个角落,缓缓地呼气,柔和地任气息下沉,排除所有废气浊气。让思绪与呼吸融为一体,拿出时间,反复练习,心态要尽量从容自然,不抵抗,不造作,就像在做一种悠闲自在的游戏一样。
       当然,静坐时思绪仍然在那里,并不可能突然消灭。但不要着急,不要质疑,去细细旁观,聆听身、心的窃窃私语,了解自己内在发生的事情,不去判断。以顺从、接受的态度打开心扉,即使常常会有突然出现的思绪进入意识,分散注意力,但不要害怕和质疑,当这些东西出现时,就让它们顺其自然地过去。尝试着将注意力集中到一处,让自己保持镇定状态,不为外界的刺激和插入的思绪而动摇。然后心灵逐渐变得平稳,继而感受到纯粹和明朗。充分缓解身体和心灵的紧张,没有任何感情波动,静静观察心灵深处的变化,继而感知变化,逐渐让自己完全进入一种忘我的境界,深切感受到心灵深处的和平与安定。到达这个阶段,你会发现,想的东西,或许可以让一个人品味出人生、生活的真谛。在这样做的过程中,可以让我们到达一种“平和、领悟、安详”的境界。
       如果你愿意尝试,那么就试着付出一点耐心和毅力,在万事撼其心的日常生活中抽出一点时间,沉潜内心,摒弃那些平常干扰自己的琐事,让身心进入一种宁静和谐的状态,就有可能领悟到静坐的境界,并将其精神融入人生之中,从而提升心灵,开启智慧。通过静坐,将我们向外的心转向内在,看看我们的内心世界一直在发生什么。这并不用和宗教、信仰扯在一起, 也不用跟哲学较劲,让静坐单纯而发自内心,时时静下来看看自己的心,就好像每天早上通过照镜子,去洁净、修整自己的脸。
       在静坐的时光里,我神奇地发现,自己一直沉浸在一个百鸟园里而平时却浑然不觉:这里,家和大自然没有隔墙,没有距离;这里,充满了各种各样清脆动听的鸟语,草间动物们悉悉索索的爬动声,水中鱼儿游动和吐泡泡的微响,晨风微微拂动窗帘的问候……一个崭新的、充满希望而令人迷恋的世界正伸开双手,张开怀抱,整个人置身其中,安静舒畅。心在微微的波动,飞向那广阔无垠的世界,展翅翱翔……
       谢谢师父无声无息之中,引领我一路走到现在的境界。记得最开始师父要求早起打坐时我还只能在午间打坐,并且一直跟师父解释我因为工作晚睡而没办法起得太早,师父并没有任何责怪,而是予以充分的理解和信任。但是,师父却用自己的影响力不断地默默地调整我的态度,我的认识,直到现在,因为早起、静坐和体位练习,我实实在在地发现这是比普通睡眠更为有效获得能量的方式,方才恍然大悟师父的用心良苦!我也希望通过我的身体力行,告诉大家,告诉所有积极进取的人,早起静坐吧!这并不困难,而且受益匪浅!这是获取能量,提升境界的开始!
       叩谢师恩!弟子每日分享弟子每日分享

18.@蔡林-鄭州 
但不要害怕和质疑,当这些东西出现时,就让它们顺其自然地过去。尝试着将注意力集中到一处,让自己保持镇定状态,不为外界的刺激和插入的思绪而动摇。然后心灵逐渐变得平稳,继而感受到纯粹和明朗。充分缓解身体和心灵的紧张,没有任何感情波动,静静观察心灵深处的变化,继而感知变化,逐渐让自己完全进入一种忘我的境界,深切感受到心灵深处的和平与安定。到达这个阶段,你会发现,想的东西,或许可以让一个人品味出人生、生活的真谛。在这样做的过程中,可以让我们到达一种“平和、领悟、安详”的境界。@蕾蕾-医师/教师/瑜伽老师-昆明 [玫瑰]弟子每日分享 每次我都要反復讀你的文字。

19.@辉非—会计—湘潭 
瑜伽是一种循序渐进、优雅的、安全的运动,是一种近乎完美的健身方式。它不仅可以帮助雕塑形体,提升气质、治疗疾病、改善身体的不良习惯,还可以放松神经,缓解压力,达到心灵和身体的和谐美,可谓是生命美容的良方。

20.@宋麗萍-经商/瑜伽习者-武漢
第53天:今早五點35起床,十五分鐘的拜日式,汗水滴滴答,接下來靜坐了25分鐘。下盤時外面突降暴雨,下了一天。白天處理完手頭生意的事,下午四點決定抄經,抄了五頁,手都酸了,很久沒寫那麼多字。現在以盤坐姿勢背誦行由品第一。

弟子每日分享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