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南亚七国行(20)

标签:
带着瑜伽去旅行 |
分类: 带着瑜伽去旅行 |

东南亚七国行(20)高棉的微笑
今天继续徒步,往吴哥城(Angkor Thom)的方向。由我住的暹粒(siem reap)老市场,一直往北,先来到小吴哥窟(Angkor Wat),再往北走,路过巴肯山(Phnom Bakeng),再往北,就到了大吴哥城(Angkor Thom)。
Angkor是都城的意思,Thom是大的意思,连起来就是大吴哥。大吴哥城就是一个城市,城外有城墙和大路,城里有一条大道,串联了几座寺庙和塔。大吴哥城有宽宽的护城河,门外有一座桥,桥的两边有许多雕像,据说雕像左边一排是佛,右边一排是魔。每个人内心都有两股势力,佛与魔,佛与魔的距离,也就几步路而已。
大吴哥城始建于9世纪,建成于14世纪末,是当时高棉王国的都城,期间那些国王不是你打我,就是我征服你,总之瞎折腾,也把这个都城毁了不少次。终于在15世纪初建完了,过了不到一百年,都城不知道为什么就迁到了金边,吴哥城被遗弃,彻底变成遗迹。
大吴哥城共有五座城门组成,城门高20公尺,城门上雕有四面佛像,于进入都城前远远便会看到高达七公尺的大石城门上头,四面都雕刻着吴哥王朝全盛时期,国王加亚拔罗曼七世的面容,此与印度教不同的是此乃象征眼观八方耳听四面的四面佛菩萨。
顺着大吴哥城的南门往北走,就来到城中心的巴戎寺(Bayon)。巴戎寺有49座巨大的四面佛雕像,佛像为典型高棉人面容,个个面带笑容,据说是建造巴戎寺的神王阇耶跋摩七世的面容。佛像脸带安详的微笑,这就是令吴哥窟蜚声世界的“高棉的微笑”。每一面都低垂和顺的眼眉、坚挺宽阔的鼻管、饱满的嘴唇,奇异地组合成了似笑非笑的佛面———高棉的微笑。仔细端详,这些佛面有的闭目忧郁,有的挑起眉毛大喜,有的微扬嘴角浅笑,有的凝神思索,安详中颇有几分神秘,如莲花般宁谧。
穿行在众佛塔间,无论身处任何角落,都会发现有含笑的眼睛(无论睁开否)注视着你的一举一动。216个佛面,有的佛面已残缺,微笑中夹杂了淡淡的哀伤;有的佛面被风雨侵蚀斑驳,诉说着往事如烟;有的佛头顶生出一株小树,葱郁间令人遐想无限……
走累了,我就干脆坐在佛面前的石阶上,与之对视,心变得虚空。而这时候在石阶一侧,闪出个身着橙黄袈裟的和尚,光着脚踩在磨切的石板上,带着莫测的浅笑,仿佛从辉煌的古高棉王朝走来。
“高棉的微笑”如一朵莲花,将始终在我的内心荡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