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东南亚七国行(19)

(2013-01-28 08:40:39)
标签:

带着瑜伽去旅行

旅游

分类: 带着瑜伽去旅行
东南亚七国行(19)

 

    东南亚七国行(19)吴哥窟之迷

 

            (作者:于伽

 

  吴哥窟(Angkor Wat),这就是当地称的小吴哥窟,我一共进去过两次。1992年吴哥古迹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此后吴哥窟作为吴哥古迹的重中之重,成为了柬埔寨旅游胜地。它与中国万里长城、印度的泰姬陵和印度尼西亚的千佛坛一起,被誉为古代东方的四大奇迹。

 

  吴哥窟又称吴哥寺,原始的名字是Vrah Vishnulok,意思为“毗湿奴的神殿”。中国古籍称为“桑香佛舍”。吴哥窟是由—个叫做吉篾(今名叫高棉)的东南亚民族所建,时间大概从公元802年起,那时阔耶跋摩二世建立了辉煌的高棉帝国,繁荣昌盛达6百年之久。 它是吴哥古迹中保存得最完好的庙宇,以建筑宏伟与浮雕细致闻名于世,也是世界上最大的庙宇。12世纪时,吴哥王朝国王苏耶跋摩二世(Suryavarman II)希望在平地兴建一座规模宏伟的石窟寺庙,作为吴哥王朝的国都和国寺。因此举全国之力,并花了大约35年建造。

 

  在12世纪时,吴哥建筑达到了艺术上的高潮。当时建造的吴哥庙,所有的墙壁全都刻有精美的浮雕,每个平

台的周围都有面向四方的长廊,连接着神殿、角塔和阶梯,即使长廊的墙上也全都刻有描述古代印度神话故事的浮雕。吴哥庙不仅本身规模宏大无比,庙宇的外面还有一条将近10米宽的堤路。直通庙宇的大门,堤路的两边也都竖立着巨大威严的那伽蛇神像。—般说来,世界各国所有的庙宇都是坐西朝东,而唯独吴哥庙大门朝西,这使后来研究古代高棉的考古学家百思不解。此后,吴哥王朝的历代国王的建城工作就—代又一代地传了下来。

 

  吴哥文明的建筑之精美令人望之兴叹,然而却在15世纪初突然人去城空。在此后的几个世纪里,吴哥地区又变成了树木和杂草丛生的林莽与荒原,只有—座曾经辉煌的古城隐藏在其中。直到19世纪穆奥发现这个遗迹以前,连柬埔寨当地的居民对此都—无所知。
 
  按说任何—个民族的文化都应有它的延续性,何况吴哥是—个曾经繁荣过600年的王朝,但它的文化竟一下子就忽然中断、忽然消失在历史的长河中了。据考察,在吴哥地区过去曾有一百万人口以上居住,这个民族和这些人们到底到哪儿去了呢?这真是一个无法解开的谜团。不过经专家推测,极有可能是因为外敌的入侵,但外敌入侵。这可能导致王朝的改朝换代,但却无法使—个民族的人民统统消失。
 

  吴哥窟的整体布局十分完美:一道明亮如镜的长方形护城河,围绕一个长方形的满是郁郁葱葱树木的绿洲,绿洲有一道寺庙围墙环绕。绿洲正中的建筑乃是吴哥窟寺的印度教式的须弥山金字坛。吴哥窟寺坐东朝西。一道由正西往正东的长堤,横穿护城河,直通寺庙围墙西大门。过西大门,又一条较长的道路,穿过翠绿的草地,直达寺庙的西大门。在金字塔式的寺庙的最高层,可见矗立着五座宝塔,如骰子五点梅花,其中四个宝塔较小,排四隅,一个大宝塔巍然矗立正中,与印度金刚宝座式塔布局相似,但五塔的间距宽阔,宝塔与宝塔之间连接游游廊,此外,须弥山金刚坛的每一层都有回廊环绕,乃是吴哥窟建筑的特色。那里的台阶陡峭,需要手脚并用地爬上去。这寓意着人们到达天需要经历许多艰辛。只有一条建了扶手,因为在殖民时期有一位官员的夫人就是从这个楼梯摔下去世。

 

  吴哥窟是高棉古典建筑艺术的高峰,它结合了高棉寺庙建筑学的两个基本的布局:祭坛和回廊。祭坛由三层长方形有回廊环绕须弥台组成,一层比一层高,象征印度神话中位于世界中心的须弥山。在祭坛顶部矗立着按五点梅花式排列的五座宝塔,象征须弥山的五座山峰。寺庙外围环绕一道护城河,象征环绕须弥山的咸海。
  
  走出吴哥窟,恍如隔世。发现吴哥窟的法国生物学家亨利·穆奥曾经说过:“此地庙宇之宏伟,远胜古希腊、罗马遗留给我们的一切,走出森森吴哥庙宇,重返人间,刹那间犹如从灿烂的文明堕入蛮荒”。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