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现与雷动——中国现代舞的南北分流

标签:
北京舞蹈双周焦点舞台文化舞蹈现代舞 |
中国大陆的现代舞于2010年前后开启了第三代进程,其中两个重要标志是:1·现代舞不再集中于广州、北京两地,而散布于各个城市的现代舞团队纷纷出现,各以独立自主的形式在市场上谋求出路;2·创作上不再受‘学院派’限囿,而终于与国际间六大流派接轨,出现了属于中国的‘情感流’、‘动作流’、‘生活流’、‘即兴流’、‘实验流’和‘新民族流’六种审美意识方向。
不过,虽然目前中国大陆的现代舞有了百花齐放的局面,但从发展前景来说,广州和北京仍然站在领头羊的位置。原因是广州的广东现代舞团和北京的雷动天下,拥有签约的一流专业舞者,但舞团不是只服务于某一位艺术家,而是作为一个开放平台,邀请不同风格的中国编舞家发表作品。这种包容的艺术路线,使者两个舞团不再是单一的个人工具,而更能代表一个时代地域的现代舞发展。
广东现代舞团在过去展示的,除了艺术总监刘琦的作品之外,还有邢亮、李翩翩、何其沃、郭睿等的整场节目,北京雷动天下除了执行艺术总监马波和李捍忠的作品之外,还上演了其他编舞家如刘斌、訾伟、许一鸣、汪圆清、阿迪亚等的长篇舞蹈。可以说,广东现代和雷动天下,能够把本身的资源分享给不同的编舞家,又刚好地处南北两个地域,使观众能够通过这两个舞团,看见南方和北方中国现代舞的发展不同之处。
“北京舞蹈双周”每年都邀请雷动天下和广东现代舞团参与演出,把近期两个舞团比较重要的作品带来“焦点舞台”,就是因为通过舞团的选择,可以感受到中国南北两地现代舞发展的强烈对比。我多年来往返北京和广州之间,感受到两地不但艺术家有越来越明显的偏好,京广两地现代舞观众的欣赏方向也有了明显区别。最有趣的,是往往相同的一台节目,在北京演完之后,观众会纷纷谈论他们能从作品中感受到什么,而在广州,观众却更喜欢讨论舞蹈的动作有什么新颖和与众不同之处。这正反映了如今中国南北两地现代舞,北方偏向‘情感流’的发展,而南方则更多受‘动作流’的影响。
恰恰今年“北京舞蹈双周”的“焦点舞台”中,雷动天下和广东现代的两台节目,刚好印证了北方‘情感流’和南方‘动作流’的动向:
雷动天下在7月26日开幕式中首演舞团编舞家夫妇马波和李捍忠联合创作的《无梦可梦》,以中国当代诗人杨炼的一首朦胧诗为灵感创作始发点:「为期待而绝望/为绝望而期待,绝望是最完美的期待/期待是最漫长的绝望,期待不一定开始/绝望也未必结束,或许召唤只有一声——最嘹亮的,恰恰是寂静」。舞蹈以内在的情感和感受出发,最终呈现于舞台上一幅朦胧如诗如画的人体流动雕塑。
广东现代舞团于7月28日演出的《本初》,也是由舞团的一对夫妻档编舞家李翩翩和谭远波合作编排。作品探索的方式却是从外在的身体动作出发,在运行中逐渐建立舞者与舞者之间的紧密联系,最后磨合出一道让观众体味触碰的生活痕迹。作品的名字叫做《本初》,紧扣「不忘初形、不忘初心」的宗旨,通过满台的肢体摆动,拨动观者心弦,从外在的能量变化,回归生命最本初的生存形态。
《无梦可梦》是从内在情感出发的‘情感流’,《本初》则是以外在动作为起点的‘动作流’。北京雷动天下的舞蹈偏向‘情感流’从内而外,南方广东现代舞团的舞蹈看重‘动作流’而从外至内,方向不一样,却为中国的现代舞发展,谱写出双向交流越显丰富层次的声音。两者方向不同,实在没有必要去分哪一种更好,而中国的观众在面对不同层次、不同流向的舞蹈时,可以有更多选择。这,正是“北京舞蹈双周”每年邀请中国大陆两个最重要的现代舞团,聚于一堂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