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封神:屈原》编舞黄狄文和黄振邦

标签:
舞蹈现代舞 |
《城市封神:屈原》将于本周末(12月9、10日)在香港葵青剧院上演,这个作品有三位编舞,除了我身兼编剧和编舞外,还拉来了黄狄文和黄振邦跟我合作。许多朋友问我三位编舞之间如何分工?就让我来解释一下:
我负责整个《城市封神:屈原》的概念设计和编剧,当剧本完成后,舞蹈的结构框架已经存在,也很能充分表达了曹诚渊对屈原的看法,因此我乐意腾出更多空间,让其他编舞家投入他们的原创意念,为这部作品,多加一份新鲜活力,而黄狄文和黄振邦是城市当代舞蹈团培养出来的舞者,又喜欢编舞,他们便是我的首选合作对象。
在舞剧中,我邀请了黄狄文担演屈原的角色,其中有三段比较吃重的独舞,包括开场的《离骚之舞》、第四幕的《问天之舞》和结尾的《招魂之舞》,都是相对比较内敛,必须从舞者的个人情绪出发,找寻能够表达舞者个性和心境的动作。黄狄文在1997年加入城市当代舞蹈团,十五年来,舞蹈造诣已臻化境,而且过去又为舞团编排过像《忽然四季》、《男人炒饭》、《下一秒》等精彩作品,对舞蹈的创作自有独特的心得。在编创屈原这个角色的时候,我感到如果要黄狄文来展现曹诚渊对屈原的感受,不如请他用他自己的方法来呈现黄狄文对屈原的感觉,会更直接,和有更深刻感受。
黄振邦在2000年加入城市当代舞蹈团,跳舞跳了九年,在09年跑到美国学习编舞,并在今年中拿了个编舞硕士头衔回到香港。有没有硕士头衔不重要,重要的是黄振邦一直醉心于编舞,在城市当代舞蹈团当舞蹈演员时,便常在舞团之外参与各种编舞创作,更和朋友成立了一个小型舞团‘镖局’,每年都有新作面世。黄振邦过去的作品都是以小型作品为主,能够动用的演员就是三到五人,这次他回到香港,我便第一时间拉着他,要他编排《城市封神:屈原》里的《混浊之舞》和《宙之舞》两段群舞,并在第三幕《九歌》中,替我完成《东皇太一》、《湘君·湘夫人》、《大司命·小司命》、《东君》、《河伯》和《山鬼》几段独舞、双人舞和三人舞。《九歌》中提到的几段舞蹈都是我开始编创的,每一段舞蹈的风格都要不一样,有爵士舞风格、有芭蕾风格、有舞踏风格、有百老汇风格,可是排练当中我要带北京雷动天下到墨西哥演出,一去三周,不能就此丢下,便请黄振邦接手;结果回来一看,几段舞蹈虽然由我和他两人接力完成,却宛如天成,从中也看见黄振邦的创作越来越圆熟,不是单单只显个人风格,却能兼顾上文下理,审时度势,很有专业风范。
这次三人合作编舞,当然整个舞蹈作品是以曹诚渊的概念为主导,所以创作上由我来把关,并行使最终决策权;可是在平时的排练中,我们有如一队三人篮球队,把舞蹈的编创像球一样地传来传去,这当中更要保持一种开放的胸怀,容许别人的意见渗透进自己的创作环节里,呈现的,不是一个人的风格面貌,而是三个人的合作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