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顾第二届向前看(4)

标签:
舞蹈现代舞现代舞展演周文化 |
第二届北京向前看舞蹈周的第四场演出在5月18日晚间,于北京雷动天下剧场举行。经过前三场演出的热身,第四场还未开始,观众已经显得非常热烈,一边等候开场,一边讨论前几天的节目,气氛特别融洽。
对我来说,在第四场节目中,成熟的作品与青涩的作品交相辉映,成熟的作品固然获得雷动天下剧场里的满堂喝彩声,而几支青涩的舞蹈,却因为编舞和舞者的年轻和大胆,也让我看得津津有味,因为在这些青涩的舞者和他们的作品身上,看见了中国舞蹈发展的诸多可能性。
当晚最成熟,也是在其后的演后艺人谈环节中,最受观众关注的节目,是来自台湾的独立舞者吴建纬创作和演出的独舞《低语》。极度自省和发自内心的深沉思念,带出了这支结构严谨又充满了动静对比的舞蹈作品。吴建纬在舞蹈中全身心地投入于对逝去父亲的忆念,本来是一份非常隐私的感觉,而且很容易变成一种煽情式的表演,却因为肃穆、认真,并能准确拿捏舞蹈的形式和感情关系,使观众能自然投入,引起共鸣。
另一支成熟的作品,是来自广西谷舞点典舞蹈中心的黄纯军所编排的《舞动在喧嚣的深海》。舞者们身穿蔚蓝如深海海水颜色的服装,每件衣服的设计又有不同的时尚风格,通过多段小巧精致的舞蹈,展示人们厌倦了烦嚣的城市,向往着宁谧的自然。这支舞蹈跟以感情为主轴的《低语》不同,是以形式变化和动作调度为主要表现手段的作品,难得的是来自广西的九位演员,情绪饱满、节奏精准、风格统一,标志了一个成熟大气舞蹈团体的诞生。
我特别喜欢来自银川,现在北京漂着的赵建瑞自编自演的《浮生》。以民间花扇招式入舞,红色的扇子如电光石火在舞者手中变化,身影挪移之间,配合着舞者剃光了发的头颅,和脸上那半算纯真,又觉诡异的笑容,让我刹那间有种浮生若梦,不知要往何处追寻佛祖捻花微笑,得大自在的迷茫。
刚进入雷动天下舞团不够一年的汤婷婷也自编自演了一支独舞《开始》,以时尚和潮气的动作和音乐,展示一个年轻舞者对未来的憧憬。可能是汤婷婷第一次编舞,动作的设计上脱不了模仿电视舞蹈大赛的痕迹,自然看不出什么个人风格,可是看见她演出时那股要征服全世界的劲,可是许多有经验的舞者想学都学不来的。
《餍爱》和《自由》都是刚由北京现代音乐学院舞蹈系毕业的年轻人所创作,两支舞蹈都同样不太注意动作的设计和修饰,而更像处于一种朦胧的原始冲动状态。
《自由》是由王筝和陈波合作的双人舞,其中王筝被绑着双脚,曹波被绑着双手,两人挣扎,不但是解放的挣扎,更是要如何在被绑着的时候,挣扎找到有意义和别出心裁的动作语汇,让舞蹈可以变得更耐看。现在《自由》有了一个不错的起点概念,希望以后不断看见王筝和曹波绑着自己,努力地挣扎,而且挣扎得越来越好看。
《餍爱》中,编舞的林婷婷和另两位舞者上演的是一段三角苦恋,让我惊讶的是在这支舞蹈里,尤其是在林婷婷的身上,看见一份中国舞蹈创作里少见的‘暴力’。对我来说,中国舞台上的现代舞大都很干净,很修饰,有时来点邋遢疯狂的,也不错。虽然《餍爱》还远未到‘暴力美学’的层次,但这个苗头,还是值得关注。
北京舞蹈学院08级编舞班编排的《椅子》,以八位同学和八把椅子演绎著名音乐《卡门舞曲》。颇有戏剧性的编排,伴着音乐的起伏发展,算是肌理清晰,层次分明。原来这是一个学院里为了让学生熟悉音乐的编舞法功课作品,看了这个作品,我觉得其实是挺为难学生的。因为这种为了应付编舞法课程的功课,放在课堂里,自然能拿个高分,可是舞蹈艺术创作如果要‘向前看’,那现存的所谓‘编舞法’规矩,便首先要被打破,编导们才能更有想象力地创作出让人耳目一新的作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