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初祭》的第一幕

(2010-11-04 22:46:21)
标签:

舞蹈

现代舞

文化

北京雷动天下和澳大利亚艾思普森舞蹈团(Expressions Dance Company)于本周末(11月5、6日)演出于解放军歌剧院,节目名为《初祭》。整个节目共分三幕,第一幕由艾思普森的艺术总监娜塔莉·维尔(Natalie Weir)编排,六位来自澳大利亚的舞者们演出;第二幕由雷动天下的执行艺术总监李捍忠和舞者马波联合编排,十八位中国舞者演出;第三幕由娜塔莉·维尔和我合作编排,两个舞团共二十四位舞者演出。

可以说,《初祭》第一幕是属于澳大利亚的产物,娜塔莉·维尔为这部分的创作写下她作为编舞者的感想:

「《初祭》的第一部分展现了澳大利亚富有诗意的一面,虽然舞蹈中描绘的是澳大利亚的祭祀仪式,却有其普世性的意义:比如好朋友漫步海边,彼此许下天真的友谊承诺;爱人举行婚礼;女孩展现柔情和母性关怀。我更特别编排一段‘同志’式的舞蹈,并把这段舞蹈放在男孩被召上战场的背景中进行。大家都知道,澳大利亚人是挺有爱心,愿意去帮助那些需要扶助的人。每年十一月的战士纪念日,我们会用红色罂粟去代表那些逝去的年青战士。《初祭》这个作品也表达了我的一份感受:人类是属于大地的,特别在澳大利亚这个有着辽阔和崎岖自然景观的地方,更让人感受良多。当舞蹈里的仪式运转,并当沙子划过舞台时,这不仅代表澳大利亚的海边,更表明了我们生活在同一片蓝天。」

由澳大利亚的舞蹈家们负责的《初祭》第一幕里,舞台前方被铺上了一层白色的沙子,象征澳大利亚的海滩,而舞者们便在这片沙滩上展开种种仪式程序。在他们眼中,参与祭祀仪式的人并不一定必须穿着礼服,或依循固定的程序行动;他们更看重的,是祭祀背后的目的和意义——通过祭祀,人和天地万物得以和谐相处,并人和人之间得以理解沟通。

我特别佩服娜塔莉·维尔的舞蹈编排,能够充分调动每一位演员。整个第一幕舞蹈以独舞和双人舞为主,六位舞者轮番上阵,分别饰演人类社会中的不同角色,有年轻的少女、待嫁的新娘子、受伤的男孩、热恋中的情侣等等,我们在观看舞蹈时,就像看见一幅人生图像徐徐在眼前展开,每一个片段都可以让敏感的心灵获得一丝感触。

第一幕的《初祭》里,舞台后方天幕上,还轮流出现代表澳大利亚人生活的经典照片影像。这些相对古老的照片是两位著名摄影师:马克斯·杜培(Max Dupain)和奥利夫·柯顿(Olive Cotton)多年来在澳大利亚的海岸沙滩上随手猎影所得,影像扎实又渗透阵阵人类和大自然互相依存的荒凉气息,也呈现了这个南半球大岛上,居民们乐天憨厚的一面。

当然艾思普森舞蹈团的六位优秀的舞者把舞蹈演绎得淋漓尽致,每次我观看这班澳大利亚的舞者们排练时,感觉他们全身心的投入,不但动作到位,而且感情通过肢体和肌肉丰满地释放出来,具有非凡的震撼力,也是雷动天下舞者们可以从中借鉴和学习的地方。

拿到艾思普森舞蹈团六位舞者的大头照,先刊登于此,让大家来看舞蹈时,可以认识他们:

《初祭》的第一幕

理查·柯瑟(Richard Causer)

《初祭》的第一幕

芮安娜·莫肯林(Riannon Mclean)

《初祭》的第一幕

伊莉丝·梅尔(Elise May)

《初祭》的第一幕

莎曼华·米秋尔(Samantha Mitchell)
《初祭》的第一幕

康纳·窦灵(Connor Dowling)

《初祭》的第一幕

安东尼·特洛支曼(Anthony Trojman)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