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现代舞中的道具运用(2)

(2010-09-25 17:27:13)
标签:

舞蹈

现代舞

文化

2·道具的功能性

道具运用的第二个层次是功能性。这个层次的道具,是让演员发挥动作上的特别技能,通过把玩道具,产生眩人耳目的各式动作技巧,推到极致,可能观众的目光全被这个道具所吸引,使道具成了舞蹈中的主角,而演员反而成了道具的配角。

最明显的例子是中国传统中的杂技:转碟、顶碗、叠砖等,都充分发挥了道具的功能性。以转碟来说,当十来根竹竿不断摆动,竹竿上顶着不断旋转的碟子,观众的眼睛不期然地盯着这些岌岌可危,将要掉下来的碟子,谁还有空去观赏杂技演员在控制竹竿时的精彩技巧和完美体态?

京剧里的道具运用也是一绝,比如武戏里的枪阵,观众只会注意女主角左一脚、右一脚,再来个双飞燕把银枪踢得满台飞舞,轰然叫好之余,才不会计较舞台上开打的,究竟是穆桂英、梁红玉还是白素贞。

在当今中国的现代舞中,有不少作品充分发挥了道具的功能性,让我印象深刻的是金星在北京现代舞团时期编排的《红与黑》,演员穿着黑色的衣服,挥舞着红色的扇子,满目舞台上,是红色的扇子在黑衣丛里此起彼伏,配合强劲的鼓点节奏,两种颜色互相冲击,充满视觉效果,演员们是什么样子?要表达的是什么内容?反而不太重要了。

《红与黑》在文化部拿了一个文华奖,由此带起了一股扇子旋风,而北京舞蹈学院编导系的现代舞教学中,也乐此不疲地通过师生们在教室里的磨合,玩起各式各样的道具。曾经一段时间,在中国现代舞的行当里,想要询问别人有什么新作品,会这样问:“最近你在玩什么(道具)?”

强调道具的功能性,并不是中国现代舞的专利项目,外国的现代舞创作中也有许多以道具先行的作品。二十世纪四十年代末开始出道的美国舞蹈家奥文·尼可拉斯(Alwin Nikolais),师承德国表现主义舞蹈,却发展出自己一套独特的舞蹈理念,认为舞者在舞台上为观众提供的,首要是独特的视觉经验。所以他设计的舞蹈,要求演员穿上奇形怪状的服装和拿着五花八门的道具,有些舞蹈中,甚至看不见演员的肢体动作,因为演员都包裹沉埋在庞大奇异的服装和道具之中,而观众眼中的,就是满舞台从来没有见过的,浮动起来的各式物料、颜色和线条。

尼可拉斯提倡的这套舞蹈理念,名为整体剧场(Total Theatre),一直是西方现代舞中的重要一脉,传承不绝。十多年前于西班牙巴塞隆拿举办的奥运会,由法国鬼才编舞家菲利普·徳库费勒(Philippe Decoufle)负责主力创作的大型开幕式演出中,便大量运用整体剧场的概念,让观众感受到现代舞的处理手法和群众性运动会的完美结合。

今天国际上还有许多艺术表演团体以强调道具的功能性为创作基础,比如来自加拿大的太阳马戏团(Cirque du Soleil)、美国的变形虫舞团(Pilobolus Dance Theatre)及魔玛士舞团(Momix)等,都广受一般老百姓的欢迎。当然这些国际级的舞蹈团使用的舞台道具,充满了奇思妙想,又不是咱们中国的传统扇子,可以比拟得了的。看一些外国人用的道具吧!

现代舞中的道具运用(2)
现代舞中的道具运用(2)
现代舞中的道具运用(2)
奥文·尼可拉斯的作品
现代舞中的道具运用(2)
太阳马戏团

现代舞中的道具运用(2)
变形虫舞团

现代舞中的道具运用(2)
魔玛士舞团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