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 PK 西方?
(2010-03-15 18:19:44)
标签:
舞蹈现代舞艺术文化 |
许多年前在北京的一份谈论舞蹈的刊物上,看过一篇针对现代舞的文章,内容大概是说现代舞是西方文化产物,而中国的舞蹈家就应该跳中国的传统舞蹈。当然每个人可以有自己的艺术观点,通过议论文章铺陈出来,供大家讨论一番。只是文章的作者为了提高文章的份量,生硬地放进一些概念性词汇,把西方文化说成是典型的分析主义,而东方文化则变成了典型的归纳主义,推论中又说分析主义富有进取精神,所以典型分析主义的西方文化代表了现代;归纳主义强调和谐包容,所以典型归纳主义的东方文化代表了传统,最后的结论当然是中国人不应该跳现代舞,而应该安份地跳中国的传统舞蹈。
当时看了这篇文章,觉得匪夷所思,因为内容完全不合逻辑,不但前提错误,推论也粗疏无理,任何对东西方文化有点认识的人,只会把这篇文章当做笑谈,不值一晒。可是在3月4日国家剧院《女书》的演后艺人谈中,一位女士竟然把这篇文章中的观点堂而皇之地宣读出来,作为批评作品的论据。我当时感到如在梦中,想不到真有人会把这样谬误的观点当成真理,贻害可真大了。
其实中国的舞蹈界思维上一直存在误区,认为西方人跳的是现代舞,东方(包括中国)人跳的是传统舞,这种‘西方等于现代、东方等于传统’的二元对立思想,阻碍了中国舞蹈的向前发展,也让中国的舞蹈跟其他中国的美术、电影、戏剧相比起来,显得过于保守。
细想一下,西方的文化全是现代文化吗?古希腊的建筑、雕塑、戏剧等,还被保存得很好,这些艺术的历史一点不短于中国古代的诗歌、绘画和古琴音乐;意大利的歌剧、法国的芭蕾,也各自有三百多年的传承,比起中国京剧或其他地方剧种来说,也不遑多让。
当西方踏进现代化的发展时,自然有西方的现代艺术家们,对他们自己的传统和历史进行反思,这些艺术家们对传统艺术或继承、或发展、或改造、或决裂、或嘲讽、或攻击,成就了今天西方现代艺术的千姿百态。当中许多西方艺术家们更借用了来自异地,包括东方审美思维和艺术手段,比如中国的太极、印度的瑜伽、日本的浮世绘等,来进行西方现代艺术的创作。当然,当一位西方的舞蹈家在尝试把中国的太极放进自己的作品里时,西方的舞蹈界不会大呼小叫,胡乱批评这些舞蹈家迷失自己的传统,或跳些非西方的舞蹈。
今天中国也踏进现代化的进程,中国的现代艺术家们自然跟西方的现代艺术家一样,可以自由地旁征博采,把东方、西方、南方、北方的审美思维和艺术手段,随手拈来,成为滋养自身创作的中国现代艺术。可是,中国的舞蹈界就有这样目光如豆、固步自封的人,动辄把中国传统舞蹈和中国现代舞对立起来,生像咱们中国就只能传统,不能现代。人家西方可以既有传统,又有现代,那咱们中国是个泱泱大国,又怎么可以只谈过去,不提现在?
扯远了,明天再谈什么是典型的‘西方分析主义’、典型的‘东方归纳主义’,还有典型的‘后现代主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