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常道》定名
(2009-11-14 21:59:54)
标签:
舞蹈现代舞文化 |
我在12月初为城市当代舞蹈团编创的《非常道》,以老子【道德经】的第一句:「道可道,非常道」中的‘非常道’为名,引来许多朋友的垂询和遐想。
朋友们都知道我对中国的文化很有兴趣,过去一些大型作品都以中国历史或文学作品为灵感,包括在香港创作的《霸王》描绘中国历史上的楚汉之争、《兰陵王》以南北朝故事入舞;在北京创作的《昆仑》及《寻找大观园》分别以【山海经】和【红楼梦】为背景;在广州创作的《大地之歌》则演绎唐宋诗人的诗歌。而这次以《非常道》为名,便似乎有了染指老子【道德经】的意思。
老子的【道德经】虽然只有短短五千言,却包含非凡的宇宙和人生哲理,要用舞蹈来演绎,不是不可以,却不是今天我这个编导能力范围内的事。可是关乎城市当代舞蹈团三十周年的压卷之作,别的题材在我心目中又嫌不够份量,权衡之下,还是硬着头皮,向两千六百年前的大宗师老子说声‘不好意思’,并借用了「非常道」几个字作为作品的名字,相信以老子的虚怀若谷和有容乃大,只会欣然颔首,说声‘随便用’!
「非常道」几个字,非常有趣。作为代表道家智慧的【道德经】里的第一句话便是「道可道,非常道」,而单是这句话便可以有多种解释。第一种最多人接受的意思大概是:「若果‘道’是可以被阐述的话,则这个被阐述的所谓‘道’,并不是真正的‘道’ 」。在这里,「非常道」的原意是:「不是(非)真正的(常)道」。在这个解释里,‘常’是指一般、平常的意思,道家喜欢‘常’,立身处世总希望有一个‘平常心’,所以道家认为真正的‘道’,是‘常道’,是我们平常随处可见、随处可感的‘道’;而‘非’‘常道’,便是那种心绪不宁下,受外相蒙蔽,被扭曲了的感知意识。所以从这种解释来看,‘非常道’并不是一件什么好事情。
可是「道可道,非常道」又可以被解读为:「‘道’是可以被阐述的,它不是一般常见的‘道’」。在这里,常见的道,也就是‘常道’,变成了一般的常理,与我们生活融混一起,而‘道’的出现和被阐述,让我们‘平常’的道,变成了‘非常’的道。整个道德经的五千多字,便主要是阐述那个可以把‘平常’转化为‘非常’的‘道’。根据后一种解释,那‘非常道’还是一个具有十分正面意义的名词。当然,我们现代化的今天,一切都变得‘非常’。我们的生活转变‘非常’快速、我们的资讯网络‘非常’发达、我们的工作效率‘非常’精确,今天全人类都在追求‘非常’,以致我们生存于‘非常’时期,整个世界包括天气、环境、人际关系都处于一种‘非常’状态。
到底「非常道」的意思是好,还是不好?是正面的「‘非常’道」还是反面的「非‘常道’」,我觉得这正是老子【道德经】,甚至是整个道家思想、哲学和智慧里,留给后人自由演绎的最有趣的地方。既然‘道’是无成势、无常形,那么‘非常道’更必随着我们不同的演绎,不同的理解而各有面貌。大概我的舞剧《非常道》并不妄想要描绘道家奉为至高境界的‘道’,也不敢勉强捕捉我们周围触手可及的‘常道’;我其实是大胆地去建构一个可以是正,也可以是邪,让人自由联想的‘非常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