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访问:〖现代舞出非常道〗(三)

(2009-03-05 09:06:59)
标签:

舞蹈

现代舞

文化

LJ(信报优雅生活杂志):今年是德国包豪斯(Bauhaus)艺术设计学校创立90周年,其现代主义设计体系当年风靡全球,影响至今仍在,包豪斯主张的现代性与传统美艺观念划清界线,强调功能、标准与效率,这与你提倡现代舞的自由自主理念,反对依循芭蕾舞等传统舞蹈形式,颇有异曲同功味道,但现实世界里,今天仍然为这些传统舞蹈形式努力者亦不在少数,哪他们岂非白折腾?
曹:我没说过传统舞蹈形式不好,譬如我便很尊崇梅兰芳、尼金斯基(Vaslav Nijinsky)等大师,毕竟,他们都创立了各自的理想原型;今天所谓传统舞蹈形式,也只是去贴近类似的艺术理想原型,以之为努力目标,但这些理想原型其实都是由人创造出来的,现在世界上便存在许多这样的理想原型。然而,这却不代表不能有新的创造,否则新的事物又如何钻出来呢?梅兰芳之所以是梅兰芳,正因为他不想成为人家的翻版,肖邦之所以是肖邦,而不是另一个海登(Joseph Haydn)也是同理。我觉得传统艺术和现代艺术是两条完全不同的路,传统艺术要你去追求人家那个理想模式,许多人不理解现代艺术,仍然以传统观念来对待现代艺术,质问你搞现代艺术会有什么的模式?现代艺术家正因为没有一个理想模式,他才去开创自己那条路,反观传统艺术便有很清晰的路径,譬如肖邦音乐怎样演奏才算好,但现代艺术却没有先例可援,前路完全要一步步走出来的,少点胆量也不成。

LJ:作为一个现代舞者,你对传统舞蹈抱着什么态度呢?
曹:我当然尊敬传统舞蹈,它们也真的是现代舞的养份,我们不可以存在于一个vacuum当中。

LJ:你好像说过,中国传统文化中一些写意的、抽象的艺术,像水墨画等,其实跟现代舞精神很相近。
曹:对,我现在正在做一门功课,就是从中国传统中挖掘现代舞精神。什么叫现代舞?它不是邓肯(Isadora Duncan)的发明,它只是一个载体;那么现代舞的艺术精神又是什么呢?现时我在国内正研究,把现代舞看成中国文艺复兴的一个载体,西方的文艺复兴当然是由12世纪的建筑或绘画开始,但对我来说,中国的文艺复兴便可能是从21世纪的现代舞开始,因为现代舞很讲究身体,而中国古老的道家文化亦十分强调身体,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武术、养生等的观念都讲天人合一、回归自然等,都是很讲究身体的理念,只不过经过中世纪封建文化洗礼,强调身体的想法才被压抑下来,所以中国人才不再重视身体,然后才有所谓的非礼勿动、非礼勿言、非礼勿视,什么男女授受不亲等等,把中国人的身体掩盖起来,你如何去重新发现这传统,其实就是要讲究身体。
    再说个性,庄子的《逍遥游》老早已有齐物、平等的观念,他认为万事万物都相对独立,大鹏小鸟各有各好,不能够说谁飞不高就不济事,很明显中国人二千多年前已懂得强调个性。其实无论儒家也好,道家也好,其它意见也好,中国过去存在很多元的文化艺术,只是后来在封建体制压抑下,令某种思想学说变成唯一标准,才被掩盖吧。今日仍有人认为现代舞是西方产物,中国人难以接受,但其实晋朝的竹林七贤,他们纵酒佯狂,唱歌跳舞的去议论时政,他们不可能跳民间舞、芭蕾舞,他们跳什么舞?当然是跳即兴舞,说穿了就是现代舞而已,当然那时没有这称号,但那种精神、对身体的关注,所表达的自由、个性,其实没两样。
    今天现代舞进入国内,很多大学生甫接触这样东西,便感觉很解放很开心,十分接受,我一方面当然会跟他们解说现代舞的西方传统,另方面也会提醒大家要认真思考,发展现代舞其实不是学习西方文化,而是帮助我们找到自己!当我们明白艺术其实是观照自己,而不是看外面的时候,便会恍然大悟,现代舞这东西原来是可以跟中国文化衔接的。表面看来,我们好像跟传统决裂,但实际上,这种人本感觉都是一脉相承,我相信不仅是中国,世界其它文化都有这种element存在,它们才能够成为一种文化。

LJ:欣赏现代舞艺术可以有身、心、灵的三个层次,刚才谈过身体、人文的外在因素,那么现代舞是否也可以令人达到心灵上的自由呢?
曹:现代人是需要心灵上的自由的,自由很要紧,它让你可以作出选择,当然也得承担后果;但我们却不能要求每个人都达到怎样的一个层次,否则又会成为一种封建权威,譬如有一次我想向家里的工人解释宗教,她说别烦我,原来她只在乎当时看着的那套电视剧。我认为每个人在生命中不同时期,以及各自认知和接受能力,对生活都会有不同领会,没必要统一每个人的想法。从历史角度看来,艺术家从来都只是那一少撮人,我认为人确是有着不同层次的,可能有些人一生只在欲望上打滚,但有些人可能小小年纪已关注自己存在的意义,世界的历史、文化和艺术的传承,其实便只系乎这一少撮人;其它人的一生便可能如蝼蚁般渡过,这里没有价值判断,我不会说哪种生活方式会好点,有时候日出而作、日入而息,反而最开心是他们,有些人像尼釆,想得太多反而会发神经,但世界的历史、文化和艺术又偏偏是这些人所创造出来,到底做哪类人都好,最重要是自己的选择,并且有选择的自由,能聆听自己内心去作出选择,我甚至觉得有些人会刻意选择去过那种蝼蚁般的生活。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